-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间的历史关联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关联 神农本草经 方士
-
描述: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本《本草经》。从陶本中还可看出,在汉献迁徙之前,和四卷本《本草经》相类似的《本草经》可能还有,只因战乱
-
全文:、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剂),存乎神农、子仪之术”。唐·贾公彦《周礼疏)}引《中经薄》云:“子仪本草经”1卷。仪与义一人也,若然,子仪亦周末时人也。”神农、扁鹊、子仪都是先秦人,如果他们在先秦时真的著有
-
[1图]乐韶凤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乐韶凤(?—1380),字致和,一字来仪(《明史》为“舜仪”);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任命乐韶凤掌起居住;洪武三年,改任给事中、中书省员外郎,又升任兵部侍郎,晋升为兵部尚书,与中书省
-
关于汪海洋
-
作者:
王炳毅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新材料 封建统治者 太平军 太平天国 地方史 汪海洋 清军 史料 发逆
-
描述:长期以来,汪海洋的研究,并未受到太平天国史专家们的应有的重视,有的评价尚欠公允。笔者依据新材料,试作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异议,以就教于方家。第一,在《全椒县志》等地方史料中,人们几乎见不到对汪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
-
全文:长期以来,汪海洋的研究,并未受到太平天国史专家们的应有的重视,有的评价尚欠公允。笔者依据新材料,试作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异议,以就教于方家。第一,在《全椒县志》等地方史料中,人们几乎见不到对汪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现存的太平天国史料中,对汪的记载也较少,这是因为汪海洋封王较迟,知名度不高。倒是本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清末全椒文人金心仪《金陵寇乱杂录·金陵寇乱始
-
演春与鞭春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
全文:是春神、土牛,再后是官员、文士、行会。队伍穿街过巷,周游全城。春神和土牛迎进县衙之后,一般来说,春神立于仪门以东,土牛立于仪门以西。众人诣春神前作揖,安神乃退。 鞭春的时刻是在立春时刻或清晨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 洪武十四年(1381),知县胡仁贵建县署于旧基。正统八年(1443),知县留衢建后堂;十三年(1448)知县陈顒建正堂,为砖木结构。整个建筑群包括正堂、幕司、仪门、六房、神祠、库藏、阶墀、垣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