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
-
全文: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
-
《本草备要》简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中医理论 汪昂 明万历 天南星 本草备要 药物 本草纲目 医方集解 本草经疏
-
描述: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明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素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
全文: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明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素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
“大苦”原植物考证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苦 本草考证
-
描述:大苦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的注释。《诗·庸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云:“苓,大苦。”《说文》:“苦,大苦,苓也。”《说文》:“?,大苦。”《尔雅·释草》:“?,大苦。”古书所云“大苦”是什么植物呢? 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大苦”云:“《本草》云?,今甘草是也。蔓延生,叶似
-
全文:大苦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的注释。《诗·庸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云:“苓,大苦。”《说文》:“苦,大苦,苓也。”《说文》:“?,大苦。”《尔雅·释草》:“?,大苦。”古书所云
-
《五十二病方》药物“蒿、青蒿、白蒿”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郭璞 清代 郝懿行 考释 药物 尔雅 白蒿 青蒿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蒿、青蒿《病方》191行:“弱(溺)口沦者方,……先取鹊棠下蒿。”248~251行:“[牝]痔,以煮青蒿大把二,……青蒿者,荆名曰[萩]。”《病方》89页注⑥云:“青蒿,见《神农本草经》。《尔雅·释草》:‘萧,萩。’郭璞注‘即蒿。’这里是说荆楚地方称青蒿为萩。”笔者对此注持有不同的看法。按萩蒿是
-
全文:1.蒿、青蒿《病方》191行:“弱(溺)口沦者方,……先取鹊棠下蒿。”248~251行:“[牝]痔,以煮青蒿大把二,……青蒿者,荆名曰[萩]。”《病方》89页注⑥云:“青蒿,见《神农本草经》。《尔雅
-
《五十二病方》药物(前巾)根、(竹夹)蓂、莁夷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璞 车前草 考释 高诱注 说文解字系传 药物 尔雅 本草纲目 地肤子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
全文: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
《神农本草经》“菖蒲”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菖蒲
-
描述:今日以菖蒲作为中药命名的,有下列数种: 1.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亦称白菖、臭菖、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2.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亦名香菖蒲、药菖蒲、山菖蒲、菖蒲叶、水剑草。3.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钱菖蒲Acoru
-
全文:今日以菖蒲作为中药命名的,有下列数种: 1.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亦称白菖、臭菖、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2.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
《本草纲目序例》辨误两则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李时珍 修定 本草经集注 药物分类 本草纲目 唐高宗 修订
-
描述:《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标题下,有《唐本草》书名的介绍。其始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勣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恭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恭详定。增药114种,分为玉石、草
-
全文:《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标题下,有《唐本草》书名的介绍。其始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勣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恭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恭详定。增药114种,分为玉石、草
-
《本草纲目》“甘家白药”条文错简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解 错简 车前 霍乱 条文 政和本草 毒物 本草纲目 白药 半夏
-
描述:《本草纲目》卷十八下草部白药子条下附录中有“甘家白药”。《纲目》注出典为“拾遗”,并引藏器曰:“味苦,大寒,有小毒。解诸药毒,水研服,即吐出。未尽再吐。与陈家白药功相似。二物性冷,与霍乱下痢相反。出
-
全文:《本草纲目》卷十八下草部白药子条下附录中有“甘家白药”。《纲目》注出典为“拾遗”,并引藏器曰:“味苦,大寒,有小毒。解诸药毒,水研服,即吐出。未尽再吐。与陈家白药功相似。二物性冷,与霍乱下痢相反。出
-
《本草纲目》标注《本经》药物总数的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
描述:《本草纲目》采集《神农本草经》药物总数究竟是多少?名称是什么?现就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本草纲目》(此以合肥张绍棠刻本影印,并非善本)来研究。 《纲目》卷一第350页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说:“《神农本草经》三百四十七种,除并入一十八种外,草部一百六十四种,谷部七种,菜部一十三种,果部一十一
-
全文:说:“《神农本草经》三百四十七种,除并入一十八种外,草部一百六十四种,谷部七种,菜部一十三种,果部一十一种,木部四十四种,土部二种,金石部四十
-
《五十二病方》“堇葵”、“毒堇”、“苦”、“仆纍”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头 唐本草 山海经 食疗本草 郭璞 吴普本草 说文解字注 尔雅 麦门冬 五十二病方
-
描述:堇葵、堇、堇叶《病方》90行:“蚖,以堇一阳筑封之,即燔鹿角,以溺饮之。”329行“胻膫,夏日取堇叶,冬日取其本,皆以口沮而封之。”402行:“(弋贝)(?)食(蚀)口鼻,冶(堇页)(堇)葵□□□,以桑薪燔□□其□□令汁出,以羽取?”。三个方子中用有“堇葵”、“堇”、“堇叶”。《病方》197页,将“
-
全文:□□□,以桑薪燔□□其□□令汁出,以羽取?”。三个方子中用有“堇葵”、“堇”、“堇叶”。《病方》197页,将“堇、堇叶”列在草类。《病方》200页将“堇葵”列在菜类。这就意味着“堇”和“堇葵”是两种东西。按文献所引,似是同一物品。《说文》:“堇,草也,根如荠,叶如细柳,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