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经本草药经》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描述: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全文: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证》卷十上释
全文: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证》卷十上释
《五十二病方》与《肘后方》勘比分(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方  本草经  主治症  赤小豆  同用  蛇床子  药性论  痈疽  甘草  五十二病方 
描述:。和《淮南子》所言“甘草主生肌肉”义合。也和《本草经》所言“长肌肉、倍力、金疮肿”义同。又如:赤小豆,《本草经
全文:。和《淮南子》所言“甘草主生肌肉”义合。也和《本草经》所言“长肌肉、倍力、金疮肿”义同。又如:赤小豆,《本草经》谓赤小豆主排痈肿脓血,《药性论》谓赤小豆消热毒痈肿。《小品方》谓赤小豆治诸肿毒,欲作痈疽者,
“神农本草经”佚文考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哈尔滨中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神农本草经”佚文考
[0图]神农本草经校点
作者: 尚志钧校点  来源:皖南医学院科研处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神农本草  注释 
描述:神农本草经校点
本草经集注》概述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残卷  《别录》  序文  白字  字书  自然分类法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陶弘景 
描述: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卒于梁大同2年(536年)。陶氏生平著述极多,大部份属于道家的。医学著作亦有若干种,如《补阙肘后百
全文: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
《神农本草经》名义辨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孙星衍  本草经集注  本草文献  综合性  陶弘景  开宝本草  名医别录 
描述:《神农本草经》,有时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习惯认为本书是指中国最古的一部本草书,但要指出的是,本书名称在不同的书中其含义则略有不同。《神农本草经》在医书目录中包括两类本草。第一类是最古的本草书。如明代卢复,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姜国伊、顾观光、王闿运、
全文:《神农本草经》,有时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习惯认为本书是指中国最古的一部本草书,但要指出的是,本书名称在不同的书中其含义则略有不同。《神农本草经》在医书目录中包括两类本草。第一类是最古的本草书。如明代卢复,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姜国伊、顾观光、王闿运、
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所据的《本草经》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描述: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所据的《本草经》讨论
全文:
[0图]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作者:  南朝·梁 陶弘景 尚志钧 尚元胜辑校  来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神农本草经  注释 
描述:本书是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魏、晋及其在前名医记录的资料注释而成,全书凡七卷载药730种。
全文:本书是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魏、晋及其在前名医记录的资料注释而成,全书凡七卷载药730种。
[0图]吴氏本草经
作者: 尚志钧辑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
全文: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
上页 1 2 3 ... 7 8 9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