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全椒儒林文化
-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科举开考以来,共有70人获取进士功名,其中张洎是南唐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进士并且殿试探花;吴敬梓的叔祖吴昺在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取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另外,历代县志记载取得举人、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功名的学士不计其数,蔚为壮观。
尤其是清代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及其家族的成就,更是蜚声中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诗人王又曾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
-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袁家湾老街是全椒尚存的明清老街道之一,在儒林文化岛上。自积玉桥经仙鹤楼至红栏桥。积玉桥至仙鹤楼一段,习惯称“半边河街”,全椒人称“玉石栏杆半边街”即指此。临河之上砌以玉石栏杆,街呈半边,亦是一趣
-
[1图]奚秀兰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欢乐今宵》、《群星会》、《星期六晚会》、《秀兰歌声处处闻》等综合性艺术节目。擅长演唱中国民歌小调,善于表现地方特色和韵味,被誉为“民族歌后”、“小调歌后”。1979 年在国际创作民歌比赛中获得最佳表演奖。
-
[1图]陈金城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1] 。民国十八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旅五团一营营长[1] 。民国二十年,任开封行营讨逆军第二军团独立第三十三旅六九九团上校团长[1] 。民国二十八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第十六期第四
-
[1图]汪海洋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汪海洋(1830~1866),安徽全椒人,民间传为全椒城西南程家市人,太平天国后期名将。他原系石达开的部将,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出走,汪海洋随之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
-
[1图]管坝牛肉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全椒传统清真菜肴。名闻江淮。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在管坝街道上从事专业牛肉经营主要为三位王姓回民。据介绍管坝牛肉选用六个牙以上的老口子
-
全椒县举办首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9月9日,全椒文化馆举办了首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县文广新局相关领导、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人员、非遗传习基地代表、各镇文化站长、非遗传承人等6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上,县文广新局副局
-
全文:人员、非遗传习基地代表、各镇文化站长、非遗传承人等6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上,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罗林红作了动员讲话,强调了开班的意义;局长关敬文要求传承人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
县级非遗——兰花灯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兰花灯”又名“玩兰花子”,相传于明末清初,有民间艺人每逢年节,由两男两女手持自制的兰花伞沿门挨户演唱,他们见风采柳,即兴演唱迎合东家的欢心,讨取粮食、点心和赏钱,多为艺人求生活手艺。历代流传下来,并不断推陈出新。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兰花灯表演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原来的两男两女即兴表演,
-
全文:。历代流传下来,并不断推陈出新。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兰花灯表演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原来的两男两女即兴表演,发展为两男八女,又至六男八女,一男扮演、“骚鞑子”其余五男手持花伞,名为伞把子,女演员扮演“兰花姑娘”,手持彩绸变化队形边歌边舞,,两个兰花妹子和“骚鞑子”穿插舞蹈、伴唱。这一传统民俗舞蹈深受全椒群众喜欢。
-
县级非遗——法王寺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大法王寺原名“古河大王庙”,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咸丰二年重建,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始初古河人只是在码头旁边建立龙王庙祭祀龙神以求神保佑行船安全,后来船运盐帮颜性、蔴帮马姓发动船民筹款赞助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
-
全文:商船、商人途经此地,都进庙烧香祈祷。一些文人墨客亦来此吟诗作对,借景抒怀。每年端午节始即农历五月初五、六、七三天举行庙会,善男信女棸集庙内烧香拜佛,烟飘十里之外。鼓声、鞭炮声、呐喊声加上庙内的钟声念佛
-
全椒县市级非遗项目登上滁州市花灯展演舞台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为进一步挖掘和展现滁州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3月1日下午,由滁州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2015年庆新春花灯展演在市人民广场露天舞台举办,全椒县三班花灯参加了此次展演。 近年来,全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全文: 为进一步挖掘和展现滁州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3月1日下午,由滁州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2015年庆新春花灯展演在市人民广场露天舞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