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
[0图]太平天国文化大观
作者: 盛巽昌  来源: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学科  文化史  研究 
描述:本书以太平天国的人物素质和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太平天国文化的流向和意识的迷离,其中对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政治文化剖析得尤为透彻。
全文:本书以太平天国的人物素质和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太平天国文化的流向和意识的迷离,其中对太平天国政教合一的政治文化剖析得尤为透彻。
[0图]明朝宗教
作者: 何孝荣  来源:南京:南京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明代  中国  宗教文化  研究 
描述: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明朝文化研究》中的一本,书中讲述有明朝时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以及部分当时在民间流传的秘密宗教在中国(汉地)传播历史的著作。是一部全面、深入、反映和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
全文: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明朝文化研究》中的一本,书中讲述有明朝时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以及部分当时在民间流传的秘密宗教在中国(汉地)传播历史的著作。是一部全面、深入、反映和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
美学的与历史的追求: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评选记感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美学的与历史的追求: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评选记感
[0图]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作者: 江灿腾  来源:新文丰出版公司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佛教史  地点  年代  明代  中国  研究 
描述: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名医别录药中有的产生时代并不晚于本草经药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  别录药  研究  本经药 
描述:习惯上都认为名医别录药产生时代是晚于本草经药。但从《五十二病方》所收载药物来看,并非如此。 1979年末,文物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第196页附表二第三栏中专列有名医别录药名,说明名医别录药,早在《病方》时代已有了。
全文:习惯上都认为名医别录药产生时代是晚于本草经药。但从《五十二病方》所收载药物来看,并非如此。 1979年末,文物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第196页附表二第三栏中专列有名医别录药名,说明名医别录药,早在《病方》时代已有了。
[0图]古代英杰
作者: 余乃蕴 欧阳发  来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方史志  历史人物  研究  安徽 
描述:古代英杰
[0图]禅宗师承记
作者: 水月斋主人撰述  来源:新店市 台北县 圆明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流派  学科  禅宗  研究 
描述:禅宗师承记
[0图]庄子讲解
作者: 张贻惠  来源:综合学术社 年份:194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道家  庄子  研究 
描述:对《庄子》一书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7篇分段讲解。每段皆有诠释、讲解和要义3部分。书末附《内篇旨要》、《庄周传略》。
全文:对《庄子》一书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7篇分段讲解。每段皆有诠释、讲解和要义3部分。书末附《内篇旨要》、《庄周传略》。
[0图]中国本草要籍考
作者: 尚志钧撰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文献  研究 
描述: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及附篇。上篇综述清及清以前历代本草概况和特点。中篇以朝代为序,收录清以前及清代本草重要典籍之考证。下篇列举清以前及清代本草著作,对每一书名,注明作者、著作要点、成书年代等,并加以评价。附篇为《历代本草书名索引》,介绍历代本草学家及其学
全文: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及附篇。上篇综述清及清以前历代本草概况和特点。中篇以朝代为序,收录清以前及清代本草重要典籍之考证。下篇列举清以前及清代本草著作,对每一书名,注明作者、著作要点、成书年代等,并加以评价。附篇为《历代本草书名索引》,介绍历代本草学家及其学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