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处在哪里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党的生活(江苏)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草 富豪排行榜 风光 豪宅 价值观
-
描述:人往高处走。这个高处,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心目中的高处是大不相同的。住豪宅而小陋屋,戴名表挎名包而小一身布衣,登富豪排行榜而小生存线上挣扎的穷汉,当大官高高在上而小草民不闻民间疾苦,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核心是钱权二字,钱有多少,权有多大,他即有多高。荣华富贵,也是风光无
-
全文:,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核心是钱权二字,钱有多少,权有多大,他即有多高。荣华富贵,也是风光无限。
-
高处在哪里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党的建设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草 富豪排行榜 风光 豪宅 价值观
-
描述:人往高处走.这个高处,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心目中的高处是大不相同的.住豪宅而小陋屋,戴名表挎名包而小一身布衣,登富豪排行榜而小生存线上挣扎的穷汉,当大官高高在上而小草民不闻民间疾苦,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核心是钱权二字.荣华富贵,也是风光无限. 粗茶淡饭而小终日酒肉,艰苦
-
全文:,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核心是钱权二字.荣华富贵,也是风光无限. 粗茶淡饭而小终日酒肉,艰苦创业从零起步而小依爹靠娘不劳而获,诚信经营获取正当利润而小非法经营一夜暴富,清廉正直一心为民而小只
-
高处在哪里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几十年如一日 一封信 抚今思昔 迷人的风景 清廉正直 二字 研究成果 乏善可陈 民间疾苦 人往高处走
-
描述:登临高处,视野开阔,江山如画,风光无限,尽收眼底,心胸为之宽广,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这是人们所向往的。人生也有高处。人往高处走。这个高处,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人,心目中的高处是大不相同的。住豪宅而小陋屋,戴名表挎名包而小一身布衣,当大官高高在上而小草民不闻民间疾苦。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
-
全文:陋屋,戴名表挎名包而小一身布衣,当大官高高在上而小草民不闻民间疾苦。这是一些人的高处观,也是价值观,其核心是钱权二字,钱有多少,权有多大,他即有多高。
-
论憨山德清的“以佛解庄”思想——以《庄子内篇注》为例
-
作者:
周黄琴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以佛解庄
-
描述:众所周知,《庄子》乃道家经典,但作为僧人的憨山德清却"以佛解庄"。他在《庄子内篇注》中融入了大量佛教思想:"无碍解脱""破执""假我""止观"等,同时还力图把《庄子》思想直接演化为佛教思想的一部分,并借助于晚明"庄学"极度兴盛之势,达到振兴佛教之目的。
-
全文:众所周知,《庄子》乃道家经典,但作为僧人的憨山德清却"以佛解庄"。他在《庄子内篇注》中融入了大量佛教思想:"无碍解脱""破执""假我""止观"等,同时还力图把《庄子》思想直接演化为佛教思想的一部分,并借助于晚明"庄学"极度兴盛之势,达到振兴佛教之目的。
-
憨山德清的净土思想
-
作者:
夏清瑕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参究念佛 净想 唯心净土 染想
-
描述:憨山的佛教修持始于参禅 ,终于念佛。憨山以“唯心净土”指代净土法门 ,又不废西方净土作为修证指向的存在 ,但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 ,而不具实相 ,并立足禅者立场 ,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 ,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 ,在明末佛教净土信仰中独具特色
-
全文:憨山的佛教修持始于参禅 ,终于念佛。憨山以“唯心净土”指代净土法门 ,又不废西方净土作为修证指向的存在 ,但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 ,而不具实相 ,并立足禅者立场 ,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 ,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 ,在明末佛教净土信仰中独具特色
-
不护短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挑选 倾斜 兴趣 顾客 物质文明 街景 营业员 商店 妻子 精神文明
-
描述:我对于逛商店兴趣索然。有时为了买件衣服什么的,妻子拖着我去,一般跑了三、四家商店,我就再不愿跑了。于是,她一家一家地进去挑选比较,我则站在商店门口,观街景,想心事。前几年,华联商厦
-
全文:我对于逛商店兴趣索然。有时为了买件衣服什么的,妻子拖着我去,一般跑了三、四家商店,我就再不愿跑了。于是,她一家一家地进去挑选比较,我则站在商店门口,观街景,想心事。前几年,华联商厦
-
读“邑有流亡愧俸钱”有感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 清正廉洁 文化传统 唐宋诗 清廉 管辖地 官员 廉政文化 韦应物 清官
-
描述:夏日读诗消暑,发觉唐宋不少诗人都是官员,他们诗名盛,政声隆,可谓作文从政两相宜。在他们的诗作里,不乏对为官生态和心态的描述。唐代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见到社会混乱,民生凋蔽,在给好友李儋的诗中写道:"邑有流亡愧俸钱",为管辖地区有流亡的灾民深深引咎自责。这与白居易在《卖炭翁》、《观刈麦》等诗篇中所呈
-
全文::"邑有流亡愧俸钱",为管辖地区有流亡的灾民深深引咎自责。这与白居易在《卖炭翁》、《观刈麦》等诗篇中所呈现
-
憨山德清论庄子的道、真宰与成心
-
作者:
邓克铭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 佛教 庄子 晚明 憨山德清
-
描述:晚明三教合一思潮中,憨山德清(1546-1623)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探讨憨山如何从佛教之心识观解释庄子之「道」、「真宰」,以及「成心」的涵义,并与历代重要注解做比
-
全文:晚明三教合一思潮中,憨山德清(1546-1623)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探讨憨山如何从佛教之心识观解释庄子之「道」、「真宰」,以及「成心」的涵义,并与历代重要注解做比
-
从憨山的《中庸直指》看其三教会通思想
-
作者:
赵显云 来源:中外企业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庸直指》 憨山德清 三教会通
-
描述:儒释道三教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意识形态,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相互冲突,但三教合一思想已经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憨山德清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本文主要从憨山德清的《中庸直指》一篇,对他的三教会通思想和其三教会通的方式进行分析.阐释其最富于代表性的佛道观,总结其在《中庸
-
全文:儒释道三教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意识形态,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相互冲突,但三教合一思想已经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憨山德清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本文主要从憨山德清的《中庸直指》一篇,对他的三教会通思想和其三教会通的方式进行分析.阐释其最富于代表性的佛道观,总结其在《中庸直指》中关于三教会通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特点.浅析憨山德清从佛教思想和教义方面来解释中庸思想的主张.
-
半生出版岁月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江曾培 1933年10月出生,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005年退休。曾创办《小说界》《艺术世界》杂志,著作有《艺术鉴赏漫笔》《小说虚实录》《缪斯的眼睛》《微型小说面面观》《一个总编辑的手记》等三十余
-
全文:江曾培 1933年10月出生,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005年退休。曾创办《小说界》《艺术世界》杂志,著作有《艺术鉴赏漫笔》《小说虚实录》《缪斯的眼睛》《微型小说面面观》《一个总编辑的手记》等三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