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泥鳅下挂面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当地人俗称“泥鳅狗子”。其“钻研”习性突出,滑腻难以捉摸,是人称正宗的水中“人参”。根据味觉人才学原理,常食此物,可增强开拓功能,提高协调能力。因此,岗鳅才是椒国泥鳅面的主方。
再看挂面:面磨
-
县级非遗——安期洞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期洞庙会”习俗沿续至今,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延及全椒县周边诸多县、市。安期洞,也叫安鸡洞,位于全椒县十字镇西北边缘大栖山半山腰。洞口西南向,约有八九、平方米、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的生日、大栖山四方民众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此俗也叫“走山头”
-
全文: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的生日、大栖山四方民众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此俗也叫“走山头”,乃椒陵北乡独有的传统。近年来,安期洞庙会盛况空前,焚香叩拜求仙水,洞中探幽访仙游。安期洞庙会
-
[1图]酥笏牌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是全椒名点之一,以马厂镇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有此名。酥香味美,为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尤为适宜老年人食用。为明乐韶凤所创。主料为面粉,鹅油或鸭油、熟芝麻。将
-
[1图]奚秀兰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奚秀兰(1950~)女,全椒人。12 岁到香港,17 岁开始在电视台担任艺员。以演唱《绿岛小夜曲》,获香港业余歌唱冠军。所灌唱片曾荣获白金奖、黄金奖。先后在香港“无线”、“丽的”等电视台主持
-
[1图]吴敬梓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绝粮。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
-
[1图]油炸麻雀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洗净,进锅文火焙干水,放盆内下甜酒拌匀,焖30分钟,锅下油1斤烧热,雀进锅炸至头见白色捞出。卤锅下酱油、盐、糖、姜、葱、八角粉、少量水烧沸后,先下味精,再将麻雀倒进锅轻轻拌匀(重易碎),贮入小罐浇
-
县级非遗——赤镇龙舟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赤镇龙舟会”,是流传于全椒沿河三镇(古河、广平、赤镇)的地方民俗,建国前后沿滁河的人们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头于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开展龙舟会。龙舟会由红黄青白紫五色龙舟沿着沿河遨游组成,每条龙舟上各有水手十五人,其中有十二人分坐船的两边手执单桨,齐心协力向前方划动,一人掌舵,一人打锣鼓,
-
全文:头的头巾和身穿的背心短裤按龙的颜色而定。在龙舟上用布和篾扎成的龙头、龙身、龙尾,成拱型,龙髯、飘洒水面,龙眼烔烔发光,龙门四方高挂五彩球,桨手们按锣鼓节奏左划右起,慢打轻划,紧打快划,龙舟轻漂漫荡
-
端午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端午源于屈原沉江,人们以粽子投江,以免鱼虾啄食屈原之身。五月时近盛夏,蚊蝇百虫越来越多,人们便把五月看做“恶月”、“毒月”。为避免蚊蝇百虫之害,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便用雄黄涂耳鼻手,用菖蒲根浸酒
-
全文:端午源于屈原沉江,人们以粽子投江,以免鱼虾啄食屈原之身。五月时近盛夏,蚊蝇百虫越来越多,人们便把五月看做“恶月”、“毒月”。为避免蚊蝇百虫之害,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便用雄黄涂耳鼻手,用菖蒲根浸酒
-
落成、乔迁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民间房屋即将落成,亲友送庆贺礼,名为“落成之喜”。贺礼在上梁那天赠送,多为喜帐、鞭炮、对联、中堂。“上梁”选双日,在上午进行,堂屋中间的脊桁要留在最后上,由瓦、木工领班师傅分别在两头,用亲友赠送的喜帐连接起来,将挂着红披的“吉桁”系上去,由上梁师傅“说好”(四言八句,皆吉利话),家主赠送上梁师傅香烟
-
全文:的喜帐连接起来,将挂着红披的“吉桁”系上去,由上梁师傅“说好”(四言八句,皆吉利话),家主赠送上梁师傅香烟、糖果糕点和红披。除放鞭炮外,上梁师傅将香烟、糖果、糕点从脊梁上撒到地面,让大家(多为小孩)抢拾,以表欢庆。 乔迁,就是亲友在其搬迁之日,送礼庆贺,名为“乔迁之喜”。
-
[0图]儒林风之赤镇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
描述:村。河堤上曾建有大王庙,专供祭祀龙王,以保佑过往商旅出行平安。庙下的滁河里有一块巨石,色泽鲜红,人称异
-
全文:村。河堤上曾建有大王庙,专供祭祀龙王,以保佑过往商旅出行平安。庙下的滁河里有一块巨石,色泽鲜红,人称异物。平时水淹不见,但是,在清晨起雾的时候,人们却能从岸上看到赤石的隐现。后来,白茆村渐成商埠,人们也就把这个曾经的渡口小村称之为“赤石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