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资本,不能这么疯狂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市场行为  马克思  商业资本  公共资源  公共利益  舆论批评  疯狂  人民政府 
描述:有人说,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既如此,为什么不对其严加节制呢?应当说,广泛存在于社会的舆论批评,就是一种节制。不过,光靠舆论批评,作用是有限的。关键是政府在这里要有所作为。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利用行政的权威,对失范的市场行为予以调控和规范,维护公共利益和公
全文:要有所作为。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利用行政的权威,对失范的市场行为予以调控和规范,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资源,不让商业资本对其任意横冲直撞,随意掠夺吞噬。
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非相干孤子研究
作者: 刘雅洁 朱宁 童佳 冯启元  来源:量子光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相干密度  非相干孤子 
描述:本文从一维强非局域非线性模型出发,推导出非相干光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按照相干密度描述方法,写出非相干光的描述方式,求出了非相干光孤子的形成条件和孤子形式,还得到了相干光和非相干光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形成孤子的临界功率,结果说明非相干光形成孤子时,需要更高的能量。当非相干光孤子的条件不满足时,非
全文:介质中形成孤子的临界功率,结果说明非相干光形成孤子时,需要更高的能量。当非相干光孤子的条件不满足时,非相干光束以呈现振荡行为。空间振荡周期仅与介质、入射的非相干光的光功率有关,而与光源的非相干角功率谱
以不贪为宝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克雷洛夫  判处死刑  智通寺  国税局  黄泉路  摩莱里  起拍价  为己  寓言说  不知道 
描述: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即将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
全文: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即将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败劲儿……"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对贪官的"腐败劲儿",大家虽然时有所闻,但看了以后,才
读读《酒诰》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周代  典章制度  作风  官场  《酒诰》 
描述:贪官污吏在位时,多有一个共同嗜好:“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酒、色成为把他们挑下马的两支利剑。有首民谣形容他们的酗酒之盛:“公仆不怕饮酒难,千杯万盅只等闲;‘习水’‘洋河’腾细浪,‘孔府’佳酿佐鱼丸;‘酒鬼’下肚肚里暖,‘特曲’壮胆胆不寒;更喜‘茅台’‘五粮液’,诸君饮后尽开颜。”虽然不能
全文:’佳酿佐鱼丸;‘酒鬼’下肚肚里暖,‘特曲’壮胆胆不寒;更喜‘茅台’‘五粮液’,诸君饮后尽开颜。”虽然不能说酗酒者必腐,但是贪吃贪喝确是走向腐败的重要因子,所谓“酒盅虽小淹死人,筷子虽细打
以不贪为宝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要被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
全文:,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要被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败劲儿……”
梅氏对“公务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经典阅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和我国一样,俄罗斯也出现了“公务员热”。俄罗斯“社会舆论”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公务员在最热门职业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众认为国家公务员是“最具吸引力的职业”。超过一半的18岁至30岁被访问者认为,“当公务员比经商好得多”。而在2008年,只有16%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公务员是“优先考虑的职业选项”
全文:在这当中除追逐“铁饭碗”“金饭碗”之外,更发觉一种“秘密”,就是追逐官员特有的权力,而这一权力,“是快速致富的手段——腐败”。不少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当官以后无需付出过多的劳动,通过受贿便可轻松地在生活中致富。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全文:城厢,并迅速波及郊区甚至邻近城市。杭州、宁波、苏州、镇江等地均出现了日人放毒谣言,并在当地引发了不少冲突。 极度的恐慌必然造成行为的异常。谣言笼罩下的上海市民在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下,开始对可疑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