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龙抬头”界首庙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界首境邻皖苏两省的滁州、南京江浦、和州、全椒四县市,是全椒著名商埠和物资吞吐之地。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旱涝不匀,年年荒歉,百姓困苦。某年,一道士云游至此,为民解忧,连念七七四十九天经语,祈祷上苍
-
全文:界首境邻皖苏两省的滁州、南京江浦、和州、全椒四县市,是全椒著名商埠和物资吞吐之地。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旱涝不匀,年年荒歉,百姓困苦。某年,一道士云游至此,为民解忧,连念七七四十九天经语,祈祷上苍
-
《暂憩园》:建筑人性的神庙
-
作者:
夏一鸣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轻轻松松 人性 《醉太平》 主持人 憩园 北京话 现代主义 开发商 知识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前两年我就听说过,写散文的史中兴先生要撰一部关于上海的长篇小说。我为他暗暗地捏了一把汗。因为我知道,上海开埠的历史虽然可远推到两百年前,虽然她在三四十年代辉煌一时,有“东方巴黎”之美称,而诉说这个城市的文化小说,成功的还真少得可怜。于是,当有人想从文学史的角度打量上海这座城市时,却苦于找不到“文学的
-
全文:异于朱苏进笔下的军部大院(《醉太平》),又和陆文夫所描述的苏州富宅不一样(《人之窝》),她首先是关乎上海的,继而又是民间的,因此,她在盖上了浓重的地方邮戳的同时,又有了坛坛罐罐碰撞的不和谐声音。有个研究上海史的文化学者曾感叹道,...
-
[0图]盛德纯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盛德纯(1895—1975),又名盛颂文,安徽省全椒县城南门大街人。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盛德纯于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学习水利工程,民国九年毕业。毕业后先任宿县农校教导主任
-
反映艺术本体演进轨迹 见证社会生活变迁
-
作者:
徐沛君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延安时期 艺术本体 王琦 民间美术 创作年代 捐赠 中国版画 套色木刻 美术作品
-
描述:一 本次展出的版画作品以木刻为主,创作年代跨度达六七十年,延安时期以来的许多木刻佳作得以呈现。 1949年以前的作品如王琦的《难民一群》(1948年作)、汪刃锋的《母亲》(1948年作)以及野夫的《泛区难船》(1948年作),都表现了民众痛苦的灵魂与被践踏的人格,创作中既不回避现实状况的描绘,也重视
-
全文:,广泛吸收了西欧木刻和俄苏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和革命精神,明显的欧式技法和强烈的思想性是那个年代许多木刻作品的特征,作品不尚小巧,而是充满了力量感,在短短—二十年间就形成了富于时代气息的样貌。展品显示
-
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翠兰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歌声永远飘荡在滁河两岸 ——记“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翠兰 她,是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她,有着悦耳动听的歌喉;她就是全椒东部民歌第三代歌手——孙翠兰。5岁时,随叔祖母学唱,十五岁即登台演唱,在当地小有名气。50至70年代,先后多次参加界首乡、全椒县、滁县地区、
-
全文:90周年全市社区文艺调演,一曲《红旗颂》表达了椒陵儿女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热爱之情,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获得了一致好评。 孙翠兰现住在全椒县十字镇界首村,笔者走访其居住地,看见她正在和邻居唠
-
心连心 手拉手
-
作者:暂无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随着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学费都免掉了,但每学期几十元乃至上百元的书本费,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仍是一笔非常沉重的负担。基于这种情况,我刊呼吁热心人士继续帮助小学生和初中生,同时,更多关注大、中专学生和高中生。资助参考额度:小学500元(6年书本费),初中800元(3年书本费).高中、中
-
全文:。 ★★★★★★★★★★★★★★★★★ 1,苏清华,男,1998年出生,祁门县小学5年级学生。该生父亲因患腮腺癌,花去家中所有积蓄并欠下巨额外债,母亲在家务农,家庭极度贫困。该生学习好,是
-
[0图]全椒中学
-
作者:
陈静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徽省全椒中学坐落于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的安徽省全椒县,学校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6所中学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和滁州市重点中学。学校始建于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的全椒学宫和明代嘉靖年间的望阳书院。1958年定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1961年郭
-
全文:约为90000平方米,包括3栋教学楼、2栋行政楼、3栋实验楼、5栋宿舍楼和1栋餐厅楼、1栋图书馆以及运动场(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足球场,完全符合国际比赛的场地要求)、道路、围墙、大门
-
歌哭于斯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
全文:刚才雾的耐性,那就麻烦了。可能是在苏仙岭附近,我们见到了蓝天。阿斌想要补回失去的时光,车开得快,路面滑,当然不是很快。不过,那已经叫痛快了。到底不是享受痛快的时刻,过了郴州不远,一股强风横扫过来,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