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诗经》韵读举例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声韵学  切韵  正确运用  近古音  韵脚  诗经  音读  古音学  古韵  国际音标 
描述:这里发表的《韵读举例》是原贵州大学张汝舟教授一九五七年春在贵阳师院任教时写的教学讲义,刻印后因“反右斗争”风起而湮没。因为是讲义性质,它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正确运用黄季刚先生十九纽、二十八部处理先秦韵文,实用意义当然是高于一切的,也就写得比较深入浅出了。对一些需要深入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原稿有意回避。有
全文:声纽商榷》、《切韵考外篇刊误》等。本文发表时我们只改正了刻印稿中的个别错字,包括国际音标符号在内的一些注音的处理,都一依原稿。鳊稿的今天,正好是张先生辞世一周年的日子,此文的付印,聊作学人对张先生的深沉的忆念吧.
再談屈原的生卒
作者: 張汝舟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淮南子  十七年  新城新藏  三十年  魏文侯  太初  孟子  屈原  史料  十三年 
描述:我在光明日报一九五一年十月“学術”欄發表过一篇“談屈原的生卒”是針对林庚先生在同刊物發表的“屈原生卒考”提意見的。一九五四年二月“歷史研究”發表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問題”我看后是有意見的,早就想來一个“再談”,竟一直拖到現在。用“歲星紀年”法推算屈原的生年月日,是郭沫若先生开的端,好象
全文:的,早就想來一个“再談”,竟一直拖到現在。用“歲星紀年”法推算屈原的生年月日,是郭沫若先生开的端,好象信的人并不多。据我知道,对屈原有研究的象陸侃如,李長……諸位先生一直是用旧說的。記得陸先生还和郭先生曾經打过一次筆墨官司(略見郭先生:今昔集)。这次浦先生
[1图]吴敬梓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屋以成,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6图]夜景太平桥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 全椒太平桥原名贺鲁桥(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曾造橹于此而得名)。清康熙后改名为太平桥,为旧时滁州至庐州(今合肥)古驿道的必经桥。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后,国民政府全椒县建设局曾修整
[1图]酥笏牌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忠义,不畏帝王刀。”事后乐感到畏惧。一日朱元璋驾临乐府,乐即奉上自家制作的酥笏牌请君品尝。朱元璋拿起酥笏牌笑道:卿家心思精巧,造此笏牌,定有所奏。乐即答愿交出所掌权,回乡告老,并口吟辞朝诗两首。帝
[1图]三塔寺景区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泗、凤两陵,取三塔砖造毛坦桥,塔被毁。天启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期间,寺门被日本侵略军毁坏,后又险被国民党军拆庙以建碉堡,经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该寺房产被利用兴办“全椒县农业职业初级中学
[1图]折叠三塔寺景区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泗、凤两陵,取三塔砖造毛坦桥,塔被毁。天启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期间,寺门被日本侵略军毁坏,后又险被国民党军拆庙以建碉堡,经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该寺房产被利用兴办“全椒县农业职业初级中学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
全文:,后来不曾见出来,可见洞深。据民国九年(1920年)《全椒县志》载:安期洞,洞幽邃,中有石床,相传为安期生栖此,洞外有茆庵一座,山僧居。    安期洞又何以得名?后来又叫安鸡洞,这是什么缘故呢?其实
春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椒人习俗,春节为重。腊月三十,家家忙过年。许多人家中午是不吃饭的。从早上开始就忙炸糕果、做糖食、炸圆子、炸豆腐果子、煎鸡蛋皮包菜饺子、煮鸡鸭。一时砧板声此起彼伏。三十的年夜饭准备毕,人家一般都把果品、酒杯摆在炉井上,酒杯斟上点酒。谓之“迎新灶”。先拜灶神老爷,然后摆上糕、枣子拜老天爷。取瓦盆,
全文:。晚辈依次向长辈敬酒、叩首。长辈依次给幼辈发“压岁钱”。    吃毕年饭,大人孩子都各去玩耍。椒俗年三天,这三天无论怎么玩,都不受禁忌。到了子时,农户有抢挑头担井水俗。谁家挑到第一担井水,就会
县级非遗——全菊制作技艺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菊后称“滁菊”,有金芯玉瓣美誉,全国四大名菊(全椒的全菊、黄山的徽菊、亳州的亳菊、杭州的白菊)全菊居首。全椒菊花出于明朝,到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我县三合,马厂、复兴一带农户始大量种菊花
全文:    全菊后称“滁菊”,有金芯玉瓣美誉,全国四大名菊(全椒的全菊、黄山的徽菊、亳州的亳菊、杭州的白菊)全菊居首。全椒菊花出于明朝,到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我县三合,马厂、复兴一带农户始大量种菊花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