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图]全椒县十镇花灯正月十六走太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为全县人民祈祷平安,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襄河两岸观众如潮、炮竹连天,为古朴典雅的新太平桥亮起一道精彩的风景。花灯经太平桥上吴敬梓大道踩街表演,到全柴、城东花园拜年表演,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
[6图]夜景太平桥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桥两端建有牌坊,高耸的牌坊檐下悬挂着题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的扁额。桥势若长虹卧波,既有古典意韵,又充满着现代气息。不愧为全椒的一大人文景观。
烧炷“太平香”,为亲人求一份幸福;走趟
-
[1图]三塔寺景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泗、凤两陵,取三塔之砖造毛坦桥,塔被毁。天启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期间,寺门被日本侵略军毁坏,后又险被国民党军拆庙以建碉堡,经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该寺房产被利用兴办“全椒县农业职业初级中学
-
[1图]折叠三塔寺景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泗、凤两陵,取三塔之砖造毛坦桥,塔被毁。天启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期间,寺门被日本侵略军毁坏,后又险被国民党军拆庙以建碉堡,经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该寺房产被利用兴办“全椒县农业职业初级中学
-
[1图]襄河水利风景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全椒县城段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了10公里长襄河景观带,对100多万平方米的襄河两岸及迎水坡全部进行绿化,打造和恢复水利自然生态景观,做到人、水、植物、生物水乳相融,和谐共生。特别是
-
[1图]太平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全椒太平文化街区位于全椒县城内,以新襄河为界,分南北两部分,中间由太平桥连接,总规划面积1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该街区由江苏省著名设计大师杜顺宝教授领衔设计,建成后成为一个集餐饮
-
县级非遗——王庄地狮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王庄地狮是清朝中叶全椒章辉小王村有一名小伙子创编的,他从小好动,且十分聪明灵活,勤学好问,听祖父讲故事,说狮子乃是兽中之王,十分雄壮、威武,百兽都朝拜它。他心想,快过年了,如装扮一个狮子玩玩,逗逗村人取乐,多么有趣热闹。于是他就用一只白铁糞箕顶在头上作狮子头,身上围上一个大褂子作狮皮,叫两名小伙子
-
全文:村人取乐,多么有趣热闹。于是他就用一只白铁糞箕顶在头上作狮子头,身上围上一个大褂子作狮皮,叫两名小伙子敲锣打鼓,他作出各种狮子动作,十分形象,引起全村人的欢笑。第二年本村一名巧手篾匠扎了一对篾狮子
-
县级非遗——全椒贡面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贡面,原名“长寿面”俗名“挂面”。民间传说明朝时,许氏家族一弟兄,将“长寿面”作贡品送入皇宫,明太祖朱元璋吃过后,顿觉味美可口,当即传旨,此面须年年进贡。故自明清两代,全椒马厂挂面作为
-
全文: 全椒贡面,原名“长寿面”俗名“挂面”。民间传说明朝时,许氏家族一弟兄,将“长寿面”作贡品送入皇宫,明太祖朱元璋吃过后,顿觉味美可口,当即传旨,此面须年年进贡。故自明清两代,全椒马厂挂面作为
-
县级非遗——门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
-
全文:”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声调凄凉,娓娓低沉。建国后,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门歌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创作演出非常活跃。为适应
-
县级非遗——马厂羊肉面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相传一百多年前,王氏祖先在马厂老街开了一个面馆,因其善熬羊汤、熏烹羊肉,熬制的羊肉面口感独特、上乘,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上的冬季特产名吃,代代相传,传承至今。 将本地养殖的山羊宰杀后,用开水汤去羊毛,开膛去污洗净后放到盛有山泉水的特制大铁锅中,烧煨4—5个小时直至烂熟,再将羊肉去
-
全文:,加入挂面(全椒贡面)2—3两,等面烧开后,再加入适量羊肉,大约熬制10分钟左右,等开锅后,再加入醋、味精、葱、胡椒。离火后,再放入香菜、菠菜等佐食,马厂羊肉面即做成了。马厂羊肉面袪寒暖身,补肾壮阳,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