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非遗——门歌
发布者: 本站
发布日期:2017.03.04
全椒门歌在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得名,故为“水乡门歌”,它的形成年代无史可考,传说清代已有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声调凄凉,娓娓低沉。建国后,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门歌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创作演出非常活跃。为适应新时代需要,在原曲调基础上又吸收庐剧中的“花腔”调式和流行民歌曲调充实了门歌曲调的表现力。表演形式上有所改变与发展,由沿门乞讨到田头场边,后又转入堂馆场院,又登上了文艺舞台。
相关文章
- 1、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张静霞 年份:暂无
- 2、省级非遗——走太平 作者:本站 年份:暂无
- 3、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作者:本站 年份:暂无
- 4、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本站 年份:暂无
- 5、市级非遗——八朵云 作者:本站 年份:暂无
- 6、市级非遗——管坝牛肉 作者:本站 年份:暂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