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二病方》药物消石、恒石、澡石、封殖土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别录 硝酸钠 同名异物 硫酸钠 硝酸钾 硫酸钾 本草纲目 开宝本草 五十二病方
-
描述:、唐以来,诸家皆执名而猜,都无定见。惟马志《开宝本草》,以消石为地霜炼成,而芒消、马牙硝为朴硝炼出者,一
-
全文:、唐以来,诸家皆执名而猜,都无定见。惟马志《开宝本草》,以消石为地霜炼成,而芒消、马牙硝为朴硝炼出者,一言足破诸家之惑矣。诸家盖因消石一名芒消,朴消一名消石朴,二名相混,遂致费辨不决”。今日所用硝石主要
-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纪念唐本草编成1300周年
-
作者:
尚志钧 謝海洲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本草 祖国 新修本草 敦煌 伯希和 唐高宗 公元 陶弘景 典籍 名医别录
-
描述:唐本草又名“唐新修本草”,有时亦称“新修本草”,它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編修成功的,距离現在正好是一千三百周年。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集二十余人編修的由国家頒佈发行极为完备的药学典籍,所以“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外国最早的药典是紐伦堡政府在公元1542年頒行的,比唐本草晚颁行88
-
全文:唐本草又名“唐新修本草”,有时亦称“新修本草”,它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編修成功的,距离現在正好是一千三百周年。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集二十余人編修的由国家頒佈发行极为完备的药学典籍,所以“唐
-
孙星衍辑《本草经》释苦菜质疑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 说文 郭璞 孙星衍 苦菜 尔雅 颜氏家训 王引之 陶弘景 山茶科植物
-
描述:孙星衍辑《本草经》卷一,对苦菜条(1955年商务版55—56页)作如下考释云:“案《说文》云:‘荼(注),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如枝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菜。’陶弘景云:‘此即是今茗
-
全文:如枝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菜。’陶弘景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唐
-
关于汪海洋
-
作者:
王炳毅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新材料 封建统治者 太平军 太平天国 地方史 汪海洋 清军 史料 发逆
-
描述:长期以来,汪海洋的研究,并未受到太平天国史专家们的应有的重视,有的评价尚欠公允。笔者依据新材料,试作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异议,以就教于方家。第一,在《全椒县志》等地方史料中,人们几乎见不到对汪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
-
全文:海洋事迹的记载,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出于偏见,封建统治者不愿把地方上“从发逆犯上作乱”的人物写入方志。在现存的太平天国史料中,对汪的记载也较少,这是因为汪海洋封王较迟,知名度不高。倒是本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清末全椒文人金心仪《金陵寇乱杂录·金陵寇乱始
-
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药本草》 《日华子本草》 《食性本草》 《蜀本草》
-
描述: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曾换五个小朝廷,局势动乱,战争频繁,使得社会遭受大破坏,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
-
全文:》、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与诸医工用《唐本草》及《图经》相互参校删定注释而成,初名《蜀重广英公本草》,简称
-
“高士莲花还结社”中的创作与传播
-
作者:
何湘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酡仙 诗僧 社友 白莲社 雁门 净土宗 八指头陀 雷次宗 慧远 东林寺
-
描述:“高士莲花还结社”,文人僧人相结交,约始自东晋,如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文人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白莲社,“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实,并不期而集,彭城刘逸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继之、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
-
全文:、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后代屡见不鲜,如唐皎然在妙喜寺主盟诗会,参加联吟者,多为当地政要及著名文人;北宋诗僧惠洪与苏轼
-
从《证类本草》所引资料看陶弘景的本草学贡献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梁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平著述极多,大部分是属于道家的,医药著述也有若干种。在药学方面以《本草经集注》最出名。《本草经集注》是合《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二书而成。后世历代本草,都是在陶氏《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扩充发展而成的。当新的本草出现后,旧的本
-
全文:》二书而成。后世历代本草,都是在陶氏《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扩充发展而成的。当新的本草出现后,旧的本草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到北宋《开宝本草》流行后,陶氏《本草经集注》即逐渐散失。唐慎微作《证类本草》时,已经没有人见到《本草经集注》了。
-
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药物合并和分条的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合并 赤小豆 观光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果菜 名医别录
-
描述:一、顾观光误《本草经集注》为《别录》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序》云:“梁陶隐居《名医别录》始分玉石草木三品为三卷,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三品为三卷,又有序录一卷,合为七卷。故《别录序》后云:‘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原本,论病名之形诊,记题品录,详览施用。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
-
全文:,序药性之原本,论病名之形诊,记题品录,详览施用。本草经卷中,玉石草木三品。本草经卷下,虫兽果菜米食三品,有名未用三品。右三卷,其中下二卷,药合七百三十种,各别有目录,并朱墨杂书并子注,今大书分为七卷’。”从这段序文来看,顾氐误解《证类本草》卷一“梁陶隐居序”〔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
-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间的历史关联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关联 神农本草经 方士
-
描述: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本《本草经》。从陶本中还可看出,在汉献迁徙之前,和四卷本《本草经》相类似的《本草经》可能还有,只因战乱
-
全文:、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剂),存乎神农、子仪之术”。唐·贾公彦《周礼疏)}引《中经薄》云:“子仪本草经”1卷。仪与义一人也,若然,子仪亦周末时人也。”神农、扁鹊、子仪都是先秦人,如果他们在先秦时真的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