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县级非遗——老柴龙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张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能工巧匠,按图制成老灯,随即召集族人挨家挨户玩起龙灯。一年后,他喜得贵子,取名晋永善。当地人都说晋永善是老
全文: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张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
县级非遗——法王寺庙会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大法王寺原名“古河大王庙”,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咸丰二年重建,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始初古河人只是在码头旁边建立龙王庙祭祀龙神以求神保佑行船安全,后来船运盐帮颜性、蔴帮马姓发动船民筹款赞助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
全文: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环境非常幽静,大雄宝殿内塑传说中的水下龙宫中的大王老爷,又称金龙大王。寺内常住十多位僧人。来往
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来全“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2月15日,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黄先有主任应全椒县文广新局邀请来全“走太平”,体验全椒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风情。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的第一大民俗活动。每年这一天,从凌晨到子夜,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
全文:,从凌晨到子夜,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走太平的人们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
生日寿礼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一)做朝   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第九天或第12天为贺日,亲友可根据对方报喜鸡蛋的数目(男孩单数、女孩双数)置办祝贺礼。礼品一是产妇的滋补品,二是婴儿的箩窝(摇篮)、包被和衣物等。   (二)抓周和做十岁   婴儿长到了一周岁或十周岁时,亲朋应邀祝贺,礼品有衣服、布料、鞋帽、项圈、长命锁、手镯、脚镯等
全文:,好学上进,出人头地;若抓糕,便称赞孩子长大一定“步步登高”,皆是吉利话。 (三)过生日   小孩过生日吃煮鸡蛋,成人过生日,全家欢聚一堂吃“长寿面”,晚辈买些糖食、果品,生日蛋糕孝敬。()做寿
[1图]陈金城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1] 。民国十八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旅五团一营营长[1] 。民国二十年,任开封行营讨逆军第二军团独立第三十三旅六九九团上校团长[1] 。民国二十八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第十六期第
县级非遗——赤镇龙舟会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赤镇龙舟会”,是流传于全椒沿河三镇(古河、广平、赤镇)的地方民俗,建国前后沿滁河的人们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头于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开展龙舟会。龙舟会由红黄青白紫五色龙舟沿着沿河遨游组成,每条龙舟上各有水手十五人,其中有十二人分坐船的两边手执单桨,齐心协力向前方划动,一人掌舵,一人打锣鼓,
全文:头的头巾和身穿的背心短裤按龙的颜色而定。在龙舟上用布和篾扎成的龙头、龙身、龙尾,成拱型,龙髯、飘洒水面,龙眼烔烔发光,龙门方高挂五彩球,桨手们按锣鼓节奏左划右起,慢打轻划,紧打快划,龙舟轻漂漫荡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全文: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有一老道云游到此,目不忍睹,动了恻隐之心,便在街东头一棵百年老银杏树下打坐作法七七
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翠兰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让歌声永远飘荡在滁河两岸              ——记“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翠兰    她,是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她,有着悦耳动听的歌喉;她就是全椒东部民歌第三代歌手——孙翠兰。5岁时,随叔祖母学唱,十五岁即登台演唱,在当地小有名气。50至70年代,先后多次参加界首乡、全椒县、滁县地区、
全文:。第二代民歌手林玉芹、孙德义夫妇是石汉秀的儿媳,孙翠兰的叔叔婶婶,上世纪50至70年代,孙翠兰与他们一道多次参加省、地区民歌会演并获奖。他们演唱的《稻板浆》、《风摆柳》、《句猜》、《采茶》等受到专家肯定
[1图]吴敬梓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
全文: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峒。”    相传在很久以前,洞的周遍地林木葱茏茂密,绿荫葱葱,苍翠欲滴,远眺似彩云笼罩,近观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