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起元与晚明三教融合思潮
-
作者:
谢群洋 来源:儒道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杨起元 沟口雄三 罗汝芳 李卓吾 复所 杨复 阳明学 憨山德清 周汝登 三教融合
-
描述:引言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学者尊为复所先生,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城区)人,是罗汝芳的首座弟子,泰州一系阳明后学的中坚,岭南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晚明思想界重要的思想家,诚如
-
全文:引言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学者尊为复所先生,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城区)人,是罗汝芳的首座弟子,泰州一系阳明后学的中坚,岭南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晚明思想界重要的思想家,诚如
-
[0图]禅与书法
-
作者:
李光华 来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主要从三大方面对“禅与书法研究”这一选题作出观照:首先是禅与历代书法创作的交涉与会通,即通过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禅书法作品的分析,探讨禅意或禅学精神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其次是禅与历代书论的融通,即通过对历代富有代表性的禅意书论的研究,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禅意书论的理论特征。最后是禅与书法融通的理论研究
-
全文:本书主要从三大方面对“禅与书法研究”这一选题作出观照:首先是禅与历代书法创作的交涉与会通,即通过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禅书法作品的分析,探讨禅意或禅学精神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其次是禅与历代书论的融通,即
-
[0图]一切诚念终将相遇 解读王元化
-
作者:
钱钢 来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王元化 人物研究
-
描述:本书是针对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进行评论的文集,评论文章有:在思想与德性互化的每一瞬间、当代思想史的脚注等,并介绍其简要生平与著述。
-
全文:本书是针对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进行评论的文集,评论文章有:在思想与德性互化的每一瞬间、当代思想史的脚注等,并介绍其简要生平与著述。
-
悟得第一义 字字皆心语:皮朝纲先生的禅宗美学研究
-
作者:
董运庭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宗禅 中国佛教 禅学思想 太虚大师 憨山德清 马祖道一 第一义 佛教禅宗 禅宗美学 人间佛教
-
描述:一佛教禅宗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而禅宗美学,则是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概念,也是发轫于那个年代的一门新学科。禅学作为禅宗教义,本是佛教学说的组成部分,与美学
-
全文:一佛教禅宗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而禅宗美学,则是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概念,也是发轫于那个年代的一门新学科。禅学作为禅宗教义,本是佛教学说的组成部分,与美学
-
缘起与本根:佛教与道教宇宙观的冲突与调和——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齐物论》研究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宇宙观 齐物论 道教 庄子 调和 内篇 佛教思想
-
描述:憨山德清注解《老》、《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以自己精深的佛学修养,揭示那些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与佛教思想相一致的内容,并进而从会通的角度,对老庄之学的地位和价值给予明确的评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佛解
-
全文:憨山德清注解《老》、《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以自己精深的佛学修养,揭示那些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与佛教思想相一致的内容,并进而从会通的角度,对老庄之学的地位和价值给予明确的评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佛解
-
从明末四大高僧看永明延寿对晚明佛教的深刻影响
-
作者:
黄公元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明延寿 明末四大高僧 晚明佛教
-
描述: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全文: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话说创作心态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状态 文艺界 创作心态 高质量 技术水平 主旋律 思想状态 优秀作品 自恋主义 作家艺术家
-
描述:和一些文艺界朋友谈创作,不时提及一个心态问题。这确系一个重要问题。“心之官则思”。心态,就是精神状态,思想状态。做任何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好的思想状态,即好的心态,是搞不好的。有些运动员技术水平不低,但在激烈的比赛中,却出不了好成绩,究其原因,往往归结为精神压力过大,思想包袱过重。这些“精神
-
全文:和一些文艺界朋友谈创作,不时提及一个心态问题。这确系一个重要问题。“心之官则思”。心态,就是精神状态,思想状态。做任何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好的思想状态,即好的心态,是搞不好的。有些运动员
-
[0图]谢谢老谢 深情怀念谢泉铭
-
作者:
江曾培 季振邦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纪念文集 2000 1927 谢泉铭
-
描述:本书收选文章都以怀念谢泉铭先生为主,既是对优秀思想文化、高尚品质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对当代新闻出版编辑学一种富于情感和研究价值的贡献。
-
全文:本书收选文章都以怀念谢泉铭先生为主,既是对优秀思想文化、高尚品质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对当代新闻出版编辑学一种富于情感和研究价值的贡献。
-
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
-
作者:
李霞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 道 三教同源 三教互释 三教一理 佛
-
描述:憨山德清从融合儒佛道的思想立场出发 ,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来解释儒家的学问之道 ,以佛教本体论和八识说来发明老庄道学之旨 ,又以儒家伦理思想去解释佛教教义与戒律 ,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三教互释思想。在此基础上 ,他又提出了“三教同源”说 ,认为儒佛道同源于一心 ,故“三教本来一理”、“三圣本来一体”
-
全文:憨山德清从融合儒佛道的思想立场出发 ,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来解释儒家的学问之道 ,以佛教本体论和八识说来发明老庄道学之旨 ,又以儒家伦理思想去解释佛教教义与戒律 ,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三教互释思想
-
[0图]中国史学史 2
-
作者:
谢保成 来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史学史 中国
-
描述:本书的撰写,在指导思想、阶段划分方面基本遵循《中国史学发展史》一书的编写原则,尽量保留书中提供的基本素材,同时结合新世纪史学发展、学科建设情况,尽可能吸收近20年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史学起源写至20世纪40年代末,本书从“史”的产生写至“新史学”兴起,即下限至清末。本书注重史学理论和史学思想的同
-
全文:本书的撰写,在指导思想、阶段划分方面基本遵循《中国史学发展史》一书的编写原则,尽量保留书中提供的基本素材,同时结合新世纪史学发展、学科建设情况,尽可能吸收近20年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史学起源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