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阅读版语文·美文如歌 第4辑
-
作者:
张健 来源:北京:朝华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学 教学参考资料 语文课 阅读教学
-
描述:阅读版语文·美文如歌 第4辑
-
[0图]新闻研究资料 丛刊 总第15辑
-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资料》辑室辑 来源: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新闻研究资料 丛刊 总第15辑
-
[0图]江苏文史资料选辑 第7辑
-
作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来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地点 江苏
-
描述:江苏文史资料选辑 第7辑
-
红色笔记本探源-杨怀远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故事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红色笔记本探源-杨怀远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故事
-
孙星衍辑《本草经》释通草、络石、麦门冬质疑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山海经 郭璞 孙星衍 络石 质疑 麦门冬 通脱木 通草
-
描述:一、释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草多寇脱’。郭璞云: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释《本草
-
全文:一、释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草多寇脱’。郭璞云: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释《本草
-
诸家辑本《神农本草经》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白字 本草经集注 成书 药物 辑本 唐慎微 陶弘景 开宝本草
-
描述:辑本没有传下来,仅有一序留存于王氏《双溪文集》中.现存的辑本有九家(共26种版本),兹列举如下:一、卢
-
全文:辑本没有传下来,仅有一序留存于王氏《双溪文集》中.现存的辑本有九家(共26种版本),兹列举如下:一、卢复《神农本草经》(简称《卢本》),不分卷,成书于1616年,1种抄本,2种刊本.二、孙星衍、孙冯翼
-
[0图]神农本草经辑校
-
作者:
尚志钧辑校 来源:北京:学苑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
描述:《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见陶隐居序),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诸经”,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
-
全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见陶隐居序),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诸经”,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
-
吴普所引神农药性与《证类》“本经药”所引神农药性同异考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吴普本草 药性勘比分析
-
描述:通过《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所载“神农药性”勘比分析,揭示出中国本草文献上几个问题。一、《证类本草》“本经药”的药性是不全的,缺少“有毒、无毒”内容。二、古代《本草经》不是一种本子,而是多种本子
-
全文:通过《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所载“神农药性”勘比分析,揭示出中国本草文献上几个问题。一、《证类本草》“本经药”的药性是不全的,缺少“有毒、无毒”内容。二、古代《本草经》不是一种本子,而是多种本子
-
孙星衍辑《本草经》释苦菜质疑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 说文 郭璞 孙星衍 苦菜 尔雅 颜氏家训 王引之 陶弘景 山茶科植物
-
描述:孙星衍辑《本草经》卷一,对苦菜条(1955年商务版55—56页)作如下考释云:“案《说文》云:‘荼(注),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
-
全文:孙星衍辑《本草经》卷一,对苦菜条(1955年商务版55—56页)作如下考释云:“案《说文》云:‘荼(注),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
-
[0图]《本草拾遗》辑释
-
作者:
唐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
-
全文: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根据《证类本草》、《医心方》诸书中所辑的本书资料,加以归类排比,编辑恢复此书旧貌。书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