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思杰出电影评论家梅朵
-
作者:
邵玲 黄一庆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追思会 中国电影 学会组织 上海 电影创作 杰出 电影事业 电影评论 文汇报 电影资料馆
-
描述:他的一生从未参与过电影创作,却被视作一位真正的电影人。他的名字与《大众电影》、《文汇电影时报》等紧密相连。2011年元月25日,由上影集团、文汇报社、上海影协、上海电影资料馆、上海影评学会联合举办的杰出的电影评论家梅朵先生追思会在沪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张丕民、电影局局长童刚、中国电影评论学
-
全文:朋乐、徐开垒、翁世荣、张振华、李亦中、史中兴、罗君、杨玉冰、谢鲍鑫、毛时安、吕晓明、石川、江俊绪、汪澜、马申等围坐在一起,回忆和他相处的点滴往事,有啜泣和叹息从话筒中传出,但没有哀伤——就像他充满磨难
-
[1图]酥笏牌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是全椒名点之一,以马厂镇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有此名。酥香味美,为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尤为适宜老年人食用。为明乐韶凤所创。主料为面粉,鹅油或鸭油、熟芝麻。将
-
[1图]三塔寺景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文人雅士来做“牡丹诗会”。明进士吴国龙《三塔寺》诗云:“偶过萧关息,悠悠爽到秋。鸟为松子下,我以树香留。冗底观松简,嚣余觉寺幽。更欣新再足,恰称小溪流。”清有白衣道人方定国居此,杭州知府薛时雨有《白衣道人行》行世,三塔寺遂更知名。
-
[1图]折叠三塔寺景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文人雅士来做“牡丹诗会”。明进士吴国龙《三塔寺》诗云:“偶过萧关息,悠悠爽到秋。鸟为松子下,我以树香留。冗底观松简,嚣余觉寺幽。更欣新再足,恰称小溪流。”清有白衣道人方定国居此,杭州知府薛时雨有《白衣道人行》行世,三塔寺遂更知名。
-
[1图]太平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牌坊和照壁。牌坊上的“太平坊”三字摘自东汉人所创《西峡颂》,由当代著名书画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尉天池挑选临撰。横梁上书“大明正统七年敕谕永蹈厚表励乡俗”,意思是明英宗朱祁镇表扬全椒人民忠厚诚实
-
从憨山德清的交往看晚明丛林与士林的思想互动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士人 佛学思想 交往 丛林 士林 晚明 个性特征
-
描述: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意识、宗教精神,以至上升到学理形态的宗教理论等等,这些可以概括为宗教思想的内容,乃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重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宗教思想影响到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情况当然也不例外。陈寅恪曾精辟地指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
-
全文: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这里只谈到佛、道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宗教,实际上历代还形成和流传有各种民间宗教,更有诸多边疆少数民族宗教和陆续输入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彰孚的信,以医学权威的身份劝告市民要正确区分食物中毒与投毒之不同,避免轻信谣言。 为了避免被当作谣言的发起者,加之北京政府已经宣布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上海学联也向工部局保证:“上海学联全部停止活动,没有会员在街上进行宣传。但在城里,可能有人冒充学生出现在街上,这
-
歌哭于斯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
全文:占领了我。我重新面对不安、恐惧和挣扎。我有些希望眼前这个壮美的,破坏的,恐怖、猖獗、玉石同糅的宇宙不要消逝。我宁愿守在雷电风雨中,哪怕被殛毙。阿斌说,一天里遇到大雾、狂风、暴雨、冰雹、雷电,谁信啊。我
-
[1图]憨山德清(金刚不坏的肉身)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年(1606年)八月,明廷大赦,德清再回曹溪。为修复南华寺大殿,自往端州采运大木。因有僧侣诬其私用净材,讼于按察院。后-大白,德清坚决辞去曹溪主持,至广州长春庵,为众讲经。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从广州至衡阳,居灵湖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