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市级非遗——八朵云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县二郎口镇是包括原二郎口镇、程家市乡、赤镇乡、卜集乡在内的一镇三乡的大镇。镇属原程家市乡,曾用名广平古镇,是全县沿滁河三大重镇之一。古镇地处皖东丘陵、滁河岸边,隔河与和县、含山县相邻,岗圩交错,村庄密集,人口集中,水陆交通方便,集市贸易十分繁荣。古丰乐城遗址、梅花垅(又称荒粮墩)、古墓群
全文:,民舞“八朵云”也不断演变,她的曲调由刚劲强烈演变为柔和、优雅的民间曲调;舞姿、造型变得更加优美、自如;她的表演内容也逐渐变为求告天地神灵、祈求太平、企盼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直到1949年表演内容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全文:《全椒县志》载:“二月初二日,东乡百子楼(界首境内)村民交易农器之所,赛会者不下千人,土人所制乌杆,尤为利市。于耜举趾,饶有古风。”    千余年来,二月二龙抬头赶界首庙会已成为界首周边乡镇和比邻的和县
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翠兰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让歌声永远飘荡在滁河两岸              ——记“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翠兰    她,是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她,有着悦耳动听的歌喉;她就是全椒东部民歌第三代歌手——孙翠兰。5岁时,随叔祖母学唱,十五岁即登台演唱,在当地小有名气。50至70年代,先后多次参加界首乡、全椒县、滁县地区、
全文:,宛若山涧叮咚作响的清泉;也可以领唱、合唱,一人领,众人和,其势如万马奔腾,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之叹服;还可以边唱边舞,身着彩衣彩带,配乐伴奏,歌声旋律悦耳,舞姿优美,如同一只穿梭在林间的百灵鸟
心连心 手拉手
作者:暂无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随着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学费都免掉了,但每学期几十元乃至上百元的书本费,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仍是一笔非常沉重的负担。基于这种情况,我刊呼吁热心人士继续帮助小学生和初中生,同时,更多关注大、中专学生和高中生。资助参考额度:小学500元(6年书本费),初中800元(3年书本费).高中、中
全文:关注大、中专学生和高中生。资助参考额度:小学500元(6年书本费),初中800元(3年书本费).高中、中专1000元(1学期学费).大学1600元(1学期学费)。伸出你我的手,帮助贫困的学生放飞梦想吧
全椒方言
作者: 个、本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话是北方官话中的江淮方言(或下江官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别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粤语那样,随意造字。但是方言词汇肯定不少,地当南北,留下了很多方言的印记。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蜕变为官话区了。(一)名词     
全文:的肉怪好吃的。   别虎子:壁虎。   刀张子:螳螂。   浓鼻子:鼻涕   锅上:厨房(“上”轻声)   茅肆:厕所   秋油:酱油   册巴子:簸箕   歪子(读第三声):篮子   烧几:淘米用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全文:以“乌龟”、“王八”、“卖国贼”等,进而一些激进的地方开始对不听劝阻的商贩施以暴力,一些商贩遭到群殴,货品也油火焚烧,局势慢慢开始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在此时,大批量的“日人投毒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