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利玛窦与晚明佛教三大师
作者: 戴继诚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万历年间  利玛窦  中国佛教  晚明  遭遇战  传教工作  天主教 
描述: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第三次来华,由于利玛窦卓有成就的工作,一度获得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平民百姓的好感,传教工作颇有成效;而就在天主教崭露头角的同时,沉寂多年的中国佛教也掀起复兴狂澜,在这一运动中,晚明
全文:明朝万历年间,天主教第三次来华,由于利玛窦卓有成就的工作,一度获得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平民百姓的好感,传教工作颇有成效;而就在天主教崭露头角的同时,沉寂多年的中国佛教也掀起复兴狂澜,在这一运动中,晚明
[0图]明代哲学史
作者: 张学智  来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哲学史  年代  明代  中国 
描述:本书选取较为纯粹的哲学内容加以论述,不把思想活动归结为政治主张的曲折、隐晦的表现。除了重要的思想家之外,一般不特别涉及产生一个思想的社会生活土壤,而较多注意思想本身的逻辑结构。
全文:本书选取较为纯粹的哲学内容加以论述,不把思想活动归结为政治主张的曲折、隐晦的表现。除了重要的思想家之外,一般不特别涉及产生一个思想的社会生活土壤,而较多注意思想本身的逻辑结构。
明代佛教诸宗归净思潮
作者: 何松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禅净双修  禅教律一源  禅净同归 
描述:净土信仰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明代已成各宗共行之道,形成了一股台净融通、禅净双修、教律净合一的思潮。本文主要以明代禅宗杨歧门下的憨山德清之禅净双修论、莲宗祖师云栖舃宏之禅净同归论以及以天台学说判释整个佛法的*,益智旭之三学一源、归极净土论为例证,对这一思潮,作一简要的探讨。
全文:净土信仰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明代已成各宗共行之道,形成了一股台净融通、禅净双修、教律净合一的思潮。本文主要以明代禅宗杨歧门下的憨山德清之禅净双修论、莲宗祖师云栖舃宏之禅净同归论以及以天台学说判释整个佛法的*,益智旭之三学一源、归极净土论为例证,对这一思潮,作一简要的探讨。
[0图]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作者: 江灿腾  来源:新文丰出版公司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佛教史  地点  年代  明代  中国  研究 
描述: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0图]明代哲学史
作者: 张学智  来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哲学史  明代  中国 
描述:作为一部断代哲学史,本书在全面阅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先确定被研究、被描述的思想家的问题域,然后找出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全部概念范畴;依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以中心范畴为纲,构成一个概念范畴的框架;理出
全文:这个框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将这个框架依照其逻辑顺序叙述出来;在这一程序中,重点对这个框架中主题概念的形成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加以说明。本书以揭示被研究者的思想本身为主要任务,涉及明代所有重要哲学家,且有专章叙述佛教、道教哲学及天主教传入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等重大问题。
憨山德清前往海南活动简述
作者: 栗子豪 陈柳荣  来源:山海经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文景观  佛学思想  惠洪  金粟泉  紫柏  憨山德清  玉龙泉  云栖  楞严经  智旭 
描述:憨山德清作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在1605年三月接受友人邀请前往海南探奇。在此期间,憨山德清游览了琼州地区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探访苏东坡和惠洪的遗迹,到龙庙西湖和玉龙泉游玩,并写下了《琼澥探奇记》、《春秋左氏心法序》等文章,充分体现出一位得道高僧的思想和感情。憨山德清(1546——1623),俗姓蔡,
全文:》、《春秋左氏心法序》等文章,充分体现出一位得道高僧的思想和感情。憨山德清(1546——1623),俗姓蔡,号憨山,金陵人,与云栖祩宏、紫柏真可、灵峰智旭共称为明代佛教四大高僧。憨山德清十二岁入南京报恩寺出家,在报恩寺被大火
杨起元与晚明三教融合思潮
作者: 谢群洋  来源:儒道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杨起元  沟口雄三  罗汝芳  李卓吾  复所  杨复  阳明学  憨山德清  周汝登  三教融合 
描述:引言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学者尊为复所先生,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城区)人,是罗汝芳的首座弟子,泰州一系阳明后学的中坚,岭南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晚明思想界重要的思想家,诚如
全文:引言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学者尊为复所先生,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城区)人,是罗汝芳的首座弟子,泰州一系阳明后学的中坚,岭南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晚明思想界重要的思想家,诚如
论公孙龙、庄子和憨山德清的“非指”之辩
作者: 曹晓虎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孙龙  指非指  庄子  憨山德清 
描述:公孙龙和庄子都讨论过“指非指”的命题,后世高僧也参与论析,使“非指”之辩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涉及道家、形名家和佛家的著名公案。然而,三家的讨论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公孙龙侧重于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概念,深化了对于概念内涵的思考,但概念使用不严密;庄子在道家境界论的语境下的讨论“非指”,从道论的立场出发,主张
全文:”、“我执”是纷争和是非的根源,以“物论”之齐解释“齐物”之论,将庄子的“非指”之辩落实为非辩之辩,固然揭示了道家之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修养论的思想特点。
[0图]宗教与现代社会
作者: 印顺 李大华  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宗教社会学 
描述:本书集中探讨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主要分为四个论域:宗教理论论域、佛教论域、道教论域和民间宗教论域。宗教理论论域探讨宗教与世俗化的理论问题,是经典宗教、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相遇后的思考,佛教论域
全文:本书集中探讨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主要分为四个论域:宗教理论论域、佛教论域、道教论域和民间宗教论域。宗教理论论域探讨宗教与世俗化的理论问题,是经典宗教、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相遇后的思考,佛教论域
[0图]一切诚念终将相遇 解读王元化
作者: 钱钢  来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王元化  人物研究 
描述:本书是针对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进行评论的文集,评论文章有:在思想与德性互化的每一瞬间、当代思想史的脚注等,并介绍其简要生平与著述。
全文:本书是针对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进行评论的文集,评论文章有:在思想与德性互化的每一瞬间、当代思想史的脚注等,并介绍其简要生平与著述。
上页 1 2 3 ... 6 7 8 ... 13 14 15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