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本草衍义》兼论其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序例下介绍寇宗奭本人在临床上用药的经验。卷四至卷二十共收药503种,其中有36种以类相从归并于各药之下
-
全文:。序例下介绍寇宗奭本人在临床上用药的经验。卷四至卷二十共收药503种,其中有36种以类相从归并于各药之下,例如"白术"归并在"苍术"
-
《雷公炮炙论》有关炮制方法概述(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低毒性 密蒙花 水浸 补骨脂 雷公炮炙论 苦酒 王不留行 白花蛇 炮制方法 甘草
-
描述:四、有关药物炮制操作(一)浸:系将药物加清水或其它液体(如酒、醋、米泔、童便等)浸泡,使其柔润,便于切制,兼有减低毒性,改变药性的作用。1.酒浸:《雷公》云:“当归、补骨脂、密蒙花、常山、百部,洒浸
-
全文:四、有关药物炮制操作(一)浸:系将药物加清水或其它液体(如酒、醋、米泔、童便等)浸泡,使其柔润,便于切制,兼有减低毒性,改变药性的作用。1.酒浸:《雷公》云:“当归、补骨脂、密蒙花、常山、百部,洒浸
-
从《五十二病方》应用水银来看我国古代制药化学的成就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药学通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五十二病方》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包括五种古佚医书,其中有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有五十二个病,每个病记有若干个方子,总计283方,在这283方中,所用药物有247种,其中有丹砂、水银等药。书中应用水银的方子有四起
-
全文: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五十二病方》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包括五种古佚医书,其中有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有五十二个病,每个病记有若干个方子,总计283方,在这283方中,所用药物有247种,其中有丹砂、水银等药。书中应用水银的方子有四起
-
《(夏)小正》校释
-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说文 校释 郑注 经文 贵州 毛传 尔雅 尧典 王引之 周礼
-
描述:自序《小正》旧《题夏小正》,“夏”字后人妄加。王筠云“传文‘小正’字凡四见,《竹书》亦曰‘颂小正’,知此书本以‘小正’名。盖大戴以其书最古,特题曰‘夏’也。”谓此书本以“小正”名,是也。但传数以夏正解经,且曰“夏有煮祭”,迷误已久,题曰“夏”,未必始于大戴也。传大率能达经旨,且属辞古奥,有清人不能通
-
全文:自序《小正》旧《题夏小正》,“夏”字后人妄加。王筠云“传文‘小正’字凡四见,《竹书》亦曰‘颂小正’,知此书本以‘小正’名。盖大戴以其书最古,特题曰‘夏’也。”谓此书本以“小正”名,是也。但传数以夏正
-
密藏道开与《嘉兴藏》
-
作者:
业露华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十七年 嘉兴 生卒年 江西南昌 五台山 明万历 明代 刊刻 憨山德清
-
描述:密藏道开,是明代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他对于佛教的教义教理之发展,并没有多少重大的贡献,对宗教修行以及教义宣传等其他方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所以他不象明代的四大高僧那样著名,记录其生平活动
-
全文:密藏道开,是明代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他对于佛教的教义教理之发展,并没有多少重大的贡献,对宗教修行以及教义宣传等其他方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所以他不象明代的四大高僧那样著名,记录其生平活动
-
做跨越发展的时代先锋:全椒县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建设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大发展 吴敬梓 发展基础 科学发展 皖东地区 跨越发展 示范区建设 抢抓机遇 全椒县
-
描述:全椒,皖东地区著名的文化之乡,生态之乡,动力之乡,1568平方公里的土地,流光溢彩,风光无限,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清代文豪吴敬梓、民国文侠杨尘因,都出生和成长在这里。乘着十八大的浩荡东风,全椒再次
-
全文:全椒,皖东地区著名的文化之乡,生态之乡,动力之乡,1568平方公里的土地,流光溢彩,风光无限,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清代文豪吴敬梓、民国文侠杨尘因,都出生和成长在这里。乘着十八大的浩荡东风,全椒再次
-
从高僧到大师:憨山德清的崂山生涯
-
作者:
何孝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崂山 海印寺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
描述: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万历前期,他住锡崂山十二年,完成个人佛学证悟,禅教兼通,尤致意于华严;提倡禅教一致,强调净土念佛,鼓吹三教合一等,佛学思想基本形成,引领中国佛教的前行方向;复兴崂山、北京等地佛教,崂山佛教兴起,成为"
-
全文: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万历前期,他住锡崂山十二年,完成个人佛学证悟,禅教兼通,尤致意于华严;提倡禅教一致,强调净土念佛
-
从憨山的《中庸直指》看其三教会通思想
-
作者:
赵显云 来源:中外企业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庸直指》 憨山德清 三教会通
-
描述:儒释道三教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意识形态,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相互冲突,但三教合一思想已经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憨山德清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本文主要从憨山德清
-
全文:儒释道三教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意识形态,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相互冲突,但三教合一思想已经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憨山德清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本文主要从憨山德清
-
憨山大师的判教思想论略
-
作者:
王双林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 教相判释(判教) 明末佛教时状 憨山德清
-
描述:汉传佛教的"教相判释"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但是到了明末,时移世易,佛教已经不论在现实和经教上,都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通过注释三教经典的方式,把佛教这种传统的判教思想应用于三教之中,立佛教为最殊胜的理论,并至
-
全文:汉传佛教的"教相判释"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但是到了明末,时移世易,佛教已经不论在现实和经教上,都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
-
蕅益智旭对天台“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
贺志韧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唯识三性 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
-
描述: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
-
全文: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