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除官场潜规则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时事资料手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潜规则” 权力 交易 “王” 官场 实际生活 惩治 破除
-
描述:“潜规则”.指那种上不了台面,进不了文件,甚至难以启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它无影无踪,却又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商界、文坛、民间均有,然而以官场为害最烈。拥有一定权力的官员作为交易的一方,想通过权力谋取某种利益的人作为交易的另一方,进行着“权为你所用,利为我所谋”的相互交换。“擒贼
-
全文:“潜规则”.指那种上不了台面,进不了文件,甚至难以启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它无影无踪,却又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商界、文坛、民间均有,然而以官场为害最烈。拥有一定权力的官员作为交易
-
“怨官”的怨气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总体评价 潜规则 抵抗力 社会调查 官场 受调查者 官员 干部群体 评述 贪官
-
描述:官场上有清官、贪官,能官、庸官,勤官、懒官,这是人们熟悉的;近来在对官员的评述上,却出现了一个新称呼,叫做"怨官"。网上有个关于官员"怨气"的社会调查,受调查者1.5万人,在对"当前干部心态"总体评价的项目上,有36.2%的人选择了"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数量虽然要低于占四成多的"安于现状、平平常
-
全文:官场上有清官、贪官,能官、庸官,勤官、懒官,这是人们熟悉的;近来在对官员的评述上,却出现了一个新称呼,叫做"怨官"。网上有个关于官员"怨气"的社会调查,受调查者1.5万人,在对"当前干部心态"总体评价的项目上,有36.2%的人选择了"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数量虽然要低于占四成多的"安于现状、平平常常"的庸官,但也远不是可以忽略的"个别"现象了。
-
送还是不送 这是个问题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介公司 时代 性格悲剧 潜规则 突出问题 社会交往 社会主流意识 求职者 哈姆莱特 考虑
-
描述:哈姆莱特有一句著名的自白: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哈姆莱特生活在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他的父王被害,母后被占,王权被窃,国内一片乌烟瘴气,像一座监狱。他有意报仇雪恨,重振乾坤,但又优柔寡断,踌蹰莫决。如果他选择生,可以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苦难,但将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若选择死,默然忍受命运暴烈
-
全文:哈姆莱特有一句著名的自白: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哈姆莱特生活在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他的父王被害,母后被占,王权被窃,国内一片乌烟瘴气,像一座监狱。他有意报仇雪恨,重振乾坤,但又优柔寡断,踌蹰莫决。如果他选择生,可以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苦难,但将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若选择死,默然忍受命运暴烈的毒箭,那么,一切都会睡着
-
“借口”乎,“实话”乎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广州市太和镇城管队长王宝林,在任职两年多时间内,受贿400多万元,黄金制品500克,另有689.51万元来源不明。在受审时,他称行贿人都是“通过中间人来行贿,这些中间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如果我不收的话,得罪不起”。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评说:一是认为受贿源于私心,王宝林用借口开脱罪行;另一种则认为,官
-
全文:的话,得罪不起”。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评说:一是认为受贿源于私心,王宝林用借口开脱罪行;另一种则认为,官场确实存在“得罪不起人”的潜规则,他讲的是“大实话”。 在我看来,它既是一种“借口”,也是一种“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