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皖东文史 第6辑
-
作者:
安徽省滁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皖东文史 第6辑
-
[2图]王东原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王东原(1898年2月13日—1995年4月8日),原名修墉,安徽全椒人,原籍徽州。民国政要、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随国民党前往台湾。赴台后,曾于1951
-
冬 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清邑志均云:冬至,略效元旦,相庆贺。全椒人极为看重冬至。冬至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全椒“数九歌”有: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又称进九,是冬天的来临。全椒民谚“冬至大似年”,把冬至这一天看作和春节一样重要。冬至和春节、端午
-
全文:。 从冬至这一天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九个九,计八十一天。“一九”谓之“数九”。到了“九九”,谓之“尽九”。冬至日,全椒有制作“九九消寒图”的民俗。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1275年在广东被元军所俘
-
[1图]杨尘因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袁世凯称帝活动的电文及新华宫内的一些内幕,杨尘因便用章回体小说写成了《新华春梦记》,民国5 年(1916 年)春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当时正值南北对峙,袁世凯之子袁克定为了避免袁氏丑闻外泄,遂派人到上海向
-
[1图]苏桦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苏桦(1922~1989),原名苏文桥,全椒县黄集乡大苏村人。
苏桦于民国27 年(1938 年)10 月参加革命,次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皖东省委驻全椒县马厂工作团员。新四军八团
-
[1图]管坝牛肉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滋养精血之妙。制作者一般均家藏秘制老卤,王家龙家已经是十一代祖传。为其专门选购六牙牛的个体牛贩就有十多个。目前管坝牛肉已成为当地一项支柱产业,形成皖东第一大牛市,牛肉飘香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
[1图]吴敬梓纪念馆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的《增补齐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还有其七言古诗手迹《奉题雅雨大公出塞图》的缩小件(原件大约长2米、宽1米,是我国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等。东西展厅还陈列了中外专家学者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
县级非遗——古河狮子头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古河狮子头最早创始于隋朝,相传隋炀帝游玩到了古河,对独山脚下葵花冲景观十分欣赏,就令当地侯氏名厨以葵花冲为题,做出一种符合地形地貌景观特征的食品。姓侯的名厨费尽心机用小麦面为原料做成了巨大的葵花心状面团子,有如雄狮之头,清蒸后油炸,取名“狮子头”。隋炀帝品尝后大加赞赏,回到宫中,赐宴群臣,
-
全文:的狮子头放入油锅中炸,大约10分钟后即可捞出,等其自然冷却后即制成了古河狮子头。古河狮子头是我县饮食业传统精制名点,食之酥脆、味香、经济实惠,为大众化早点,为皖东名点之一。
-
市级非遗——管坝牛肉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管坝牛肉,是全椒传统清真菜肴,风味独特,名闻江淮。 据“管坝牛肉”正宗传人王礼庚介绍,管坝牛肉选用六口牙一上的老口子健康牛,由阿訇宰杀出血、洗净后,将牛肉置入大锅中,加祖传秘制老卤,放入十几味香料药材,旺火烧开后,
-
全文:等)。 管坝牛肉香气扑鼻、回味醇厚,一尝难忘,有和脾益胃、滋养经血之妙。 改革开放后管坝牛肉作为品牌已成为地方一项支柱产业,形成皖东一大牛市,牛肉飘香到北京、广东、江苏、浙江、香港等地
-
县级非遗——庐剧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庐剧的起源年代,因无文字记载,只能以艺人师祖从业年代推算,大约有两百年历史,据考庐剧起源于最晚年代在清代乾隆年间(约1736年)应是可信的。 庐剧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流行区域的不同,语言发生了变化,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民间音乐、以及各地人民群众欣赏习惯的差异,逐渐分为上、中、下三路(即西
-
全文:发生了变化,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民间音乐、以及各地人民群众欣赏习惯的差异,逐渐分为上、中、下三路(即西、中、东)艺术上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与流派,全椒庐剧属东路流派。唱腔婉转、抒情、道白接近地方方言。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