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谦益与憨山德清的一段思想因缘
-
作者:
陈洪 王红蕾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因缘 僧俗互动 钱谦益 憨山德清
-
描述:晚明文人与僧人之间的诗文交往、唱和是僧俗沟通的重要途径,既体现着晚明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也显现着晚明文人对佛教的信仰和理解。钱谦益,明清之际的文坛领袖;憨山德清,明代著名的高僧。本文通过两人之间一段思想因缘交往的考察,揭示了晚明文学史上僧俗思想互动的一个侧面。
-
全文:晚明文人与僧人之间的诗文交往、唱和是僧俗沟通的重要途径,既体现着晚明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也显现着晚明文人对佛教的信仰和理解。钱谦益,明清之际的文坛领袖;憨山德清,明代著名的高僧。本文通过两人之间一段思想因缘交往的考察,揭示了晚明文学史上僧俗思想互动的一个侧面。
-
[0图]憨山德清与晚明士林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546 1623 人物研究 明代 中国 憨山德清 知识分子 研究
-
描述:本书以晚明社会、政治、文化为大背景,力图展示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的憨山德清在当时佛教和社会文化各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探究憨山德清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晚明儒佛互补、僧俗互动的文化意义。
-
全文:本书以晚明社会、政治、文化为大背景,力图展示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的憨山德清在当时佛教和社会文化各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探究憨山德清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晚明儒佛互补、僧俗互动的文化意义。
-
从憨山德清的交往看晚明丛林与士林的思想互动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士人 佛学思想 交往 丛林 士林 晚明 个性特征
-
描述: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意识、宗教精神,以至上升到学理形态的宗教理论等等,这些可以概括为宗教思想的内容,乃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重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宗教思想影响到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情况当然也不例外。陈寅恪曾精辟地指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
-
全文: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意识、宗教精神,以至上升到学理形态的宗教理论等等,这些可以概括为宗教思想的内容,乃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重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宗教思想影响到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情况当然也不例外。陈寅恪曾精辟地指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这里只谈到佛、道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宗教,实际上历代还形成和流传有各种民间宗教,更有诸多边疆少数民族宗教和陆续输入中国的外来宗教,都体现一定的宗教思想,同样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影响。因此,中国宗教思想史的研究不仅是宗教和宗教史研究的重要部分,实际上不论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哪个领域,都与宗教思想及其发展、演化、意义、作用等状况密切关联。在今天,宗教和宗教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更继续发挥着重大影响。这样,作为宗教学一个部门的关于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就不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更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国有关宗教的研究比较疏略,宗教思想史的研究更相对薄弱。以下辑录几篇笔谈,包括本人一篇粗浅的刍议,就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必要和方法提出一些意见,意在引起重视,开展讨论。敬请批评。
-
解读面孔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际交往 心活动 解读 情绪 沟通交流
-
描述: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双方沟通交流,需要顾及对方情绪感受。正常情况下,言语和脸色能反映人的情绪和内心活动,据此作出判断、应对,才不会错
-
全文: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双方沟通交流,需要顾及对方情绪感受。正常情况下,言语和脸色能反映人的情绪和内心活动,据此作出判断、应对,才不会错
-
“高士莲花还结社”中的创作与传播
-
作者:
何湘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酡仙 诗僧 社友 白莲社 雁门 净土宗 八指头陀 雷次宗 慧远 东林寺
-
描述:“高士莲花还结社”,文人僧人相结交,约始自东晋,如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文人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白莲社,“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实,并不期而集,彭城刘逸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继之、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
-
全文:、新蔡华颖之、南阳宗炳、张季硕、张莱民,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僧俗结交雅集作为一种习尚和历史积淀,在后代屡见不鲜,如唐皎然在妙喜寺主盟诗会,参加联吟者,多为当地政要及著名文人;北宋诗僧惠洪与苏轼
-
先进技术要传播先进文化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引入我国后,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广,渗透之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截至2006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已达1.3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5%。过去,人们见面时寒暄,常常说及“饭吃了没有?”现在则多以“今天网上看到什么”相问。网络以其迅速、便捷、互动等特点,为传播先
-
全文: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引入我国后,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广,渗透之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截至2006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已达1.3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5%。过去,人们见面时寒暄,常常说及“饭吃了没有?”现在则多以“今天网上看到什么”相问。网络以其迅速、便捷、互动等特点,为传播先
-
悟得第一义 字字皆心语:皮朝纲先生的禅宗美学研究
-
作者:
董运庭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宗禅 中国佛教 禅学思想 太虚大师 憨山德清 马祖道一 第一义 佛教禅宗 禅宗美学 人间佛教
-
描述:一佛教禅宗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而禅宗美学,则是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概念,也是发轫于那个年代的一门新学科。禅学作为禅宗教义,本是佛教学说的组成部分,与美学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门类,它们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不言而喻的;但二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质结构中又有着及其深厚的内
-
全文: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门类,它们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不言而喻的;但二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质结构中又有着及其深厚的内在关联,彼此互动,逐渐凝聚而成为丰沛的文化矿藏和珍贵的美学资源。1928年,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在巴黎作过一场题为《佛法
-
“品”得理趣盎然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司马相如 作者 理趣 杜甫 作家 陶渊明 刊出 读者 中国文人
-
描述:本刊从2007年第一期开始,连续刊出了四川作家刘小川所写的品中国文人系列文章,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顺序写出了品读司马迁、司马相如、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苏轼、柳永等多位中国历代文人大家的感受,细致品味了这些为人记取的大文人对中国文化乃至民族意识的贡献,和他们作为历史人物的功过。
-
全文:相关的话题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他们纷纷致电编辑部或者是通过电子邮件表示了对这一题目的兴趣。在此,我们特选取部分读者和作家的来信刊出,以作为一种交流和互动。我们希望对此专栏有见解的读者继续给我们来信。
-
独辟蹊径 高层建瓴-评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
-
作者:
戴继诚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思想研究 独辟蹊径 大陆学者 憨山德清 复兴 居士佛教 晚明佛教 佛教研究 佛教思想
-
描述:晚明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继先秦、魏晋之后再一次思想大碰撞、百家齐争鸣的时期。经过长期的萎靡不振之后,中国佛教也在此时应运新生,掀起短暂的复兴狂澜。禅、净、律、华严、天台、唯识等宗派龙象涌现,大师频出,展示着佛教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晚明佛教复兴是因缘际会,推陈出新的结果,其时“释教殆遍天下,琳宫梵宇,
-
全文:的时代特点,剖析比较了佛教与儒教(心学)、道教、天主教之间的互动与交涉,探讨梳理了佛教复兴的思想渊源与现实困境。全书视野开阔,立论允当,有较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前乏“古”人,成一家之言;后“需”来者,得风气之先,弥补了当前大陆学者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