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他献上一颗虔诚的心(谢的故事)
作者: 史中兴  来源:文汇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他献上一颗虔诚的心(谢的故事)
富起来的宁人
作者: 史中兴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企业家  接收装置  住宅楼  床上用品  服装市场  楼宇  办公室主任  江南农村  街道  上海文学 
描述:江南农村锦绣大地,名镇星罗棋布。名则名矣,头上还是脱不了一个乡字,即乡镇是也。那里的人也往往自谦是“乡下人”。乡下和乡下人在今天虽无贬意,但也多多少少意味着闭塞,孤陋寡闻。这次参加上海文学奖授奖活动来到浙江东阳宁镇,这儿的新容新貌使我惊异之余,感到自己反成“乡下人”了。我曾经去过几座江南名镇,大抵
全文:来到浙江东阳宁镇,这儿的新容新貌使我惊异之余,感到自己反成“乡下人”了。我曾经去过几座江南名镇,大抵是一条河、几座桥、几条砖石铺砌的街道,街道两旁桥塞着平房店铺,偶有几座两层小楼,也低矮简陋寒伧得很。入夜则街面冷落,只有几家饭馆露出昏黄灯光。这次我们
齐白石未曾去法国/章之汶并非章文/王东原为中训团教育长
作者: 赵志邦 马溯轩 郁鼎彝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齐白石未曾去法国/章之汶并非章文/王东原为中训团教育长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题普述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史  中医典籍 
描述: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普修订的《神
全文: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天行斑疮”流行时间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花  中国医学史  本草纲目 
描述:对《本草纲目》有关“天行斑疮”流行时间的记载,提出了异议。初步认为,该“疮”流行时间,大约在元帝“建武”前后。
全文:对《本草纲目》有关“天行斑疮”流行时间的记载,提出了异议。初步认为,该“疮”流行时间,大约在元帝“建武”前后。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间的历史关联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关联  神农本草经  方士 
描述: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
全文: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
对《李当之药录》的考察及评价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当之  本草文献研究  《李当之药录》 
描述:一、李当之著有《药录》的依据 李当之与普同为华佗弟子,普是三国时魏人,则李当之亦应是魏人。李当之著有《药录》和《本草》。据《隋书经籍志》所载《桐君药录》条下注云:“梁有《李当之药录》6卷”《太平御览》引书目
全文:一、李当之著有《药录》的依据 李当之与普同为华佗弟子,普是三国时魏人,则李当之亦应是魏人。李当之著有《药录》和《本草》。据《隋书经籍志》所载《桐君药录》条下注云:“梁有《李当之药录》6卷”《太平御览》引书目
普所引神农药性与《证类》“本经药”所引神农药性同异考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吴普本草  药性勘比分析 
描述:通过《普本草》、《证类本草》所载“神农药性”勘比分析,揭示出中国本草文献上几个问题。一、《证类本草》“本经药”的药性是不全的,缺少“有毒、无毒”内容。二、古代《本草经》不是一种本子,而是多种本子
全文:通过《普本草》、《证类本草》所载“神农药性”勘比分析,揭示出中国本草文献上几个问题。一、《证类本草》“本经药”的药性是不全的,缺少“有毒、无毒”内容。二、古代《本草经》不是一种本子,而是多种本子
说真话实话的《群言》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话  九十年代  实话  杂志编辑  编辑工作  写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  《随感录》 
描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我结识了《群言》杂志编辑志实。其时我任职于上海文艺出版社,与志实同志一样,编辑工作之余也喜欢写点杂文随笔,我俩可说是双料的同行,早已互知对方姓名,但相知不相识,那次相见甚欢。此后我们不时电话联络,并互赠著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应志实之约,为《群言》专栏
全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在北京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我结识了《群言》杂志编辑志实。其时我任职于上海文艺出版社,与志实同志一样,编辑工作之余也喜欢写点杂文随笔,我俩可说是双料的同行,早已互知对方姓名
整理现存本《肘后方》之浅见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明嘉靖  天花  《肘后方》  《肘后备急方》  佚方  互有出入  《肘后救卒方》  杨氏  陶弘景 
描述:《肘后方》是葛洪所著,全称为《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卒救方》。据《肘后备急方》序云:“省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选而集之……凡为百卷,名曰《玉函
全文:《肘后方》是葛洪所著,全称为《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卒救方》。据《肘后备急方》序云:“省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选而集之……凡为百卷,名曰《玉函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