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出版贡献在产业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产业  文章标题  社长 
描述:“出版贡献在产业外”,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的一篇文章标题,我以为提得好,特意抄来再用一下。这一提法,既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出版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又含而不露地指出了出版社在转企中出现的某种误读。
全文:“出版贡献在产业外”,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的一篇文章标题,我以为提得好,特意抄来再用一下。这一提法,既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出版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又含而不露地指出了出版社在转企中出现的某种误读。
要设身处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要设身处
出版贡献在产业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经济效益  含而不露  文章标题  出版产业  贡献  社会效益  出版人  出版业  大学出版社 
描述:出版贡献在产业外,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的一篇文章标题,我以为提得好,特意抄来再用一下。这一提法,既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出版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又含而不露地指出了出版社在转企中出现的某种误读。
全文:出版贡献在产业外,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的一篇文章标题,我以为提得好,特意抄来再用一下。这一提法,既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出版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又含而不露地指出了出版社在转企中出现的某种误读。
不可破碎看待文学功能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红岩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不可破碎看待文学功能
不可“破碎”看待电影功能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词人  电影功能  破碎  电影创作  艺术  审美活动  影片  社会功能  认识作用 
描述:灯下漫读,翻开一本《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全文:灯下漫读,翻开一本《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不宜把娱乐和文化一锅煮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我们要清楚看到,娱乐业的发展并不等于文化发展,娱乐活动的增多并不等于文化活动的增多,人的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并不等于人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至于我们应当着力推动发展的,是文化,不是娱乐冯骥才先生
全文:江曾培我们要清楚看到,娱乐业的发展并不等于文化发展,娱乐活动的增多并不等于文化活动的增多,人的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并不等于人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至于我们应当着力推动发展的,是文化,不是娱乐冯骥才先生
[0图]湘赣革命根据 人物简介 1
作者: 湘赣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协作小组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湘赣革命根据 人物简介 1
[0图]中央革命根据词典
作者: 李敏  来源:北京:档案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中央革命根据地  词典 
描述:中央革命根据词典
让“朝阳产业”燃烧得更明丽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工作者  接力工程  知识经济时代  朝阳产业  编辑家  本世纪初  中国新文学  新文学大系  世纪工程  出版业 
描述:发轫于本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学,到今天走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反映这一历程的皇皇巨著《中国新文学大系》,依赖几代作家、编辑家一棒接一棒共同奋力完成。我也在这当中接了一“棒”。这一出版界的巨大“世
全文:发轫于本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学,到今天走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反映这一历程的皇皇巨著《中国新文学大系》,依赖几代作家、编辑家一棒接一棒共同奋力完成。我也在这当中接了一“棒”。这一出版界的巨大“世
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之音——与持“教育产业化”观点的同志商榷
作者: 陈邦元  来源:安徽教育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公平  教育产业化  教育经济学  主旋律  和谐社会  基本准则  教育公平 
描述: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时代的主旋律,但高唱这一主旋律时,往往伴随着不和谐的杂音,“教育产业化”观点就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杂音。[第一段]
全文: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时代的主旋律,但高唱这一主旋律时,往往伴随着不和谐的杂音,“教育产业化”观点就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杂音。[第一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