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兴人时评杂文选》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杂文家 《吴兴人时评杂文选》 新闻工作 50年代 文汇报 序
-
描述:吴兴人先生是位资深杂文家、时评家。上世纪50年代末,他还在大学读书时,就有杂文问世。他的才华为文汇报总编辑、著名杂文家陈虞孙所赏识,于1960年初,在他大学即将毕业时,就捷足先登地将他揽入文汇报怀中。新闻工作的岗位,为"才露尖尖角"的青年吴兴人,提供了一个适宜成才的环境与纵横驰骋
-
全文:吴兴人先生是位资深杂文家、时评家。上世纪50年代末,他还在大学读书时,就有杂文问世。他的才华为文汇报总编辑、著名杂文家陈虞孙所赏识,于1960年初,在他大学即将毕业时,就捷足先登地将他揽入文汇报怀中。新闻工作的岗位,为"才露尖尖角"的青年吴兴人,提供了一个适宜成才的环境与纵横驰骋
-
“序长不序爵”的意义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世纪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5月20日,南京大学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在筹备过程中,南大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校友接待将坚持“序长不序爵”的原则。此话一出,引来社会一片赞扬,一时成为舆论热议的一个轰动性话题。 “序长”,按年龄长幼排定先后次序。我国传统性礼仪场合,不少都是以“齿尊为先”的。《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
-
全文:5月20日,南京大学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在筹备过程中,南大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校友接待将坚持“序长不序爵”的原则。此话一出,引来社会一片赞扬,一时成为舆论热议的一个轰动性话题。 “序长”,按年龄长幼排定先后次序。我国传统性礼仪场合,不少都是以“齿尊为先”的。《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
-
《微型小说艺术探微》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百花园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小说 微型小说艺术探微 文学理论
-
描述:《微型小说艺术探微》序
-
漫话杂文《杂文写作论》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著作研究 杂文写作论 杂文 文学理论
-
描述:漫话杂文《杂文写作论》序
-
“神农本草经集注序录”的考察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哈尔滨中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神农本草经集注序录”的考察
-
[0图]王琦美术文集 序言、致词、追述、纪念
-
作者:
王琦 来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艺术评论
-
描述:王琦美术文集 序言、致词、追述、纪念
-
敦煌本《本草经集注序录》和《证类本草》引陶隐居序的考察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敦煌本《本草经集注序录》和《证类本草》引陶隐居序的考察
-
《本草纲目序例》辨误两则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李时珍 修定 本草经集注 药物分类 本草纲目 唐高宗 修订
-
描述:《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标题下,有《唐本草》书名的介绍。其始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勣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恭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恭详定。增药114种,分为玉石、草
-
全文:《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标题下,有《唐本草》书名的介绍。其始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勣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恭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恭详定。增药114种,分为玉石、草
-
敦煌出土《本草经集注序录》的考察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川琢治 神农本草经 大学图书馆 范行准 中亚 本草经集注 罗振玉 敦煌本 陶弘景 开元年间
-
描述:《本草经集注》是梁代陶弘景所撰,原书久佚。1908年日本橘瑞超氏赴中亚探险之际,从中国敦煌获得唐开元年间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一卷,携回日本,由日本小川琢治摄成照相本。1915年中国罗振玉获得照相本加以影印,收入《吉石庵丛书》书中。1955年范行准据《吉石南丛书》本,按原样大小加以复印,由群联出版社
-
全文:《本草经集注》是梁代陶弘景所撰,原书久佚。1908年日本橘瑞超氏赴中亚探险之际,从中国敦煌获得唐开元年间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一卷,携回日本,由日本小川琢治摄成照相本。1915年中国罗振玉获得照相本
-
《证类本草》陶序和《名医别录》历史关系之辨析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名医别录》 考证
-
描述: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把“名医副品”一词多加改动,从而产生一些误解:一是认为“名医副品”365种药来自一本现成《名医别录》
-
全文: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