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杨尘因日记 1919年1月1日-10月31日
-
作者:
杨尘因撰 来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961 日记 1889 杨尘因
-
描述: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月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资料,也是考察“五四”时期非激进派文人参与社会运动的方式以及运动在上海发展演变的重要史料。同时,日记涉
-
全文:本书稿为杨尘因撰于1919年1月1日至同年10月31日,共计304天的日记,日记约三万字。记阅读写作、编校往来,详细到某日作某几回几页,作多少字,内容为何,皆一一列出,不仅可为研究作者的创作历史提供
-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
-
作者:暂无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中华 上海 资料 近代史 粤东 日记 五四爱国运动 青岛 实录 罢市
-
描述:《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是《近代史资料》杂志的第24号,收龚振黄的《青岛潮》、詧盦的《学界风潮记》、海上闲人的《上海罢市实录》、杨尘因的《民潮七日记》、吴中弼的《上海罢市救亡史》,大中华国民的《章宗祥》和粤东闲鹤的《曹汝霖》,以
-
全文:《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是《近代史资料》杂志的第24号,收龚振黄的《青岛潮》、詧盦的《学界风潮记》、海上闲人的《上海罢市实录》、杨尘因的《民潮七日记》、吴中弼的《上海罢市救亡史》,大中华国民的《章宗祥》和粤东闲鹤的《曹汝霖》,以
-
[0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第23辑 国耻 上海民潮七日记(民国八年)
-
作者:
知耻社 杨尘因 来源:文海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第23辑 国耻 上海民潮七日记(民国八年)
-
[0图]陈渠珍遗著
-
作者:
陈元吉 来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952 文集 陈渠珍 1882
-
描述:本书通过陈渠珍的遗著与有关资料如实地反映了他的历史面貌。本书内容包括:专著;讲话 演词;日记;书信;序纪;公文。
-
全文:本书通过陈渠珍的遗著与有关资料如实地反映了他的历史面貌。本书内容包括:专著;讲话 演词;日记;书信;序纪;公文。
-
雷轰不散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公社 中年妇女 党委办公室 社员 劳动力 生产队 青年妇女 小队 整理 食堂管理
-
描述:“棍打不走,雷轰不散”,农民弟兄对公共食堂为什么有着这样深情厚谊呢?今年八、九月间,我会在浦东县严桥公社住过一段时期。这个公社先后创办了五十九个食堂,个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在严桥公社时期,我接触了它们当中好多个食堂,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问题提供了解答。这里整理出来的,是我在那里的四天日记。
-
全文:“棍打不走,雷轰不散”,农民弟兄对公共食堂为什么有着这样深情厚谊呢?今年八、九月间,我会在浦东县严桥公社住过一段时期。这个公社先后创办了五十九个食堂,个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在严桥公社时期,我接触了它们当中好多个食堂,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问题提供了解答。这里整理出来的,是我在那里的四天日记。
-
关于丑闻的“门”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贪官与其他问题官员,现在有个绰号叫“许三多”,其中“一多”是“房子多”。也许由于房子多,“门”也多了起来,以致官场上近来出现一个又一个“门事件”,形形色色,蔚为奇观。这些“门事件”,将一些官员的私密公开地抛了出来,在网络上引起了围观和热议。它们或涉及色,如“开房门”、“日记门”、“裸聊门”;或涉及财
-
全文:贪官与其他问题官员,现在有个绰号叫“许三多”,其中“一多”是“房子多”。也许由于房子多,“门”也多了起来,以致官场上近来出现一个又一个“门事件”,形形色色,蔚为奇观。这些“门事件”,将一些官员的私密公开地抛了出来,在网络上引起了围观和热议。它们或涉及色,如“开房门”、“日记门”、“裸聊门”;或涉及财
-
先别怪孩子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戚 社会工作 特权 竞选 腐败 中小学生 离家出走 干部 文学艺术 官员
-
描述:南京一位当老师的亲戚告诉我,有一位五年级小学生离家出走,幸而第二天凌晨在南京火车站附近被民警发现。亲戚让我猜孩子出走原因,“考试考砸了?”“父母责怪了?”“日记里的隐私被人偷看了?”我一连猜了几个,亲戚说都不是。“告诉你吧,是因为竞选班长没选上。”这个答案,我可没想到。 本来,小学生热衷当小干部,从
-
全文:南京一位当老师的亲戚告诉我,有一位五年级小学生离家出走,幸而第二天凌晨在南京火车站附近被民警发现。亲戚让我猜孩子出走原因,“考试考砸了?”“父母责怪了?”“日记里的隐私被人偷看了?”我一连猜了几个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行前,跪求闭市。凡少不表同情者,学生跪求不起。”(杨尘因:《民潮七日记》)基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以及爱国心的驱使,上海商会采取统一行动,于6月5日开始实行罢市。 为了推进罢市的持续进行,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