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
期刊(3)
按栏目分组
名人名家 (3)
全椒风情 (3)
按年份分组
2016 (2)
2013 (1)
2011 (2)
1905 (1)
按来源分组
解放日报 (2)
小说界 (1)
今晚报 (1)
中文自修 (1)
群言 (1)
相关搜索词
读“邑有流亡愧俸钱”有感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  清正廉洁  文化传统  唐宋诗  清廉  管辖地  官员  廉政文化  韦应物  清官 
描述:夏日读诗消暑,发觉唐宋不少诗人都是官员,他们诗名盛,政声隆,可谓作文从政两相宜。在他们的诗作里,不乏对为官生态和心态的描述。唐代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见到社会混乱,民生凋蔽,在给好友李儋的诗中写道:"邑有流亡愧俸钱",为管辖地区有流亡的灾民深深引咎自责。这与白居易在《卖炭翁》、《观刈麦》等诗篇中所呈
全文::"邑有流亡愧俸钱",为管辖地区有流亡的灾民深深引咎自责。这与白居易在《卖炭翁》、《观刈麦》等诗篇中所呈现
“变苦学为乐学”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优良传统  白居易  痛苦  辩证分析  勤奋学习  读书  出发点  刻苦学习  学习体会  乐学 
描述:,这恐怕出自对“苦学”的理解有误。强调“苦学”,是我国从学的优良传统。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读书,就是“苦学
全文:,这恐怕出自对“苦学”的理解有误。强调“苦学”,是我国从学的优良传统。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读书,就是“苦学力文”,“不遑寝息”。韩愈也说他“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这种“苦学”,是指刻苦
读“邑有流亡愧俸钱”有感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夏日读诗消暑,发觉唐宋不少诗人都是官员,他们诗名盛,政声隆,可谓作文从政两相宜。在他们的诗作里,不乏对为官生态和心态的描述。唐代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见到社会混乱,民生凋敝,在给好友李儋的诗中写道:“邑有流亡愧俸钱”,为管辖地区有流亡的灾民深深引咎自责。这与白居易在《卖炭翁》《观刈麦》等诗篇中
全文:江曾培夏日读诗消暑,发觉唐宋不少诗人都是官员,他们诗名盛,政声隆,可谓作文从政两相宜。在他们的诗作里,不乏对为官生态和心态的描述。唐代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见到社会混乱,民生凋敝,在给好友李儋的诗中写道:“邑有流亡愧俸钱”,为管辖地区有流亡的灾民深深引咎自责。这与白居易在《卖炭翁》《观刈麦》等诗篇中
三伏似清秋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白居易有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我则是旅游忆,最忆是杭州。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重湖叠嶂清佳,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近些年来,我每年都要到杭州小住几天。近日,7月下旬,正是大暑季节,杭州连日高温,26日气温高达39摄氏度,为全国城市之冠,我却正在那里“避暑”。盖杭州景区古木蓊翳,浓
全文:江曾培白居易有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我则是旅游忆,最忆是杭州。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重湖叠嶂清佳,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近些年来,我每年都要到杭州小住几天。近日,7月下旬,正是大暑季节,杭州连日高温,26日气温高达39摄氏度,为全国城市之冠,我却正在那里“避暑”。盖杭州景区古木蓊翳,浓
三伏似清秋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白居易有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我则是旅游忆,最忆是杭州。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重湖叠嶂清佳,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近些年来,我每年都要到杭州小住几天。近日,7月下旬,正是大暑季节,杭州连日高温,26日气温高达39摄氏度,为全国之冠,我却正在那里“避暑”。杭州景区古木蓊翳,浓荫蔽日,水光
全文:白居易有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我则是旅游忆,最忆是杭州。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重湖叠嶂清佳,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近些年来,我每年都要到杭州小住几天。近日,7月下旬,正是大暑季节,杭州连日高温,26日气温高达39摄氏度,为全国之冠,我却正在那里“避暑”。杭州景区古木蓊翳,浓荫蔽日,水光
“品”得理趣盎然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司马相如  作者  理趣  杜甫  作家  陶渊明  刊出  读者  中国文人 
描述:本刊从2007年第一期开始,连续刊出了四川作家刘小川所写的品中国文人系列文章,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顺序写出了品读司马迁、司马相如、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苏轼、柳永等多位中国历代文人大家的感受,细致品味了这些为人记取的大文人对中国文化乃至民族意识的贡献,和他们作为历史人物的功过。
全文:本刊从2007年第一期开始,连续刊出了四川作家刘小川所写的品中国文人系列文章,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顺序写出了品读司马迁、司马相如、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苏轼、柳永等多位中国历代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