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时间弄错了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时间弄错了
全面安排教学时间
作者: 史中兴  来源:解放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全面安排教学时间
巴老书桌上的词典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间  收音机  写字  阅读  “读”  词典  春节前  “听” 
描述:1992年春节前夕,我与同事照例去向巴老拜年。巴老安坐在底楼客厅的向南的一角,正在阅读《巴金文集》的校样。其时巴老因患帕金森氏症,行动不大方便,每天由家人扶着,在花园里散一会儿步,大部分时间就坐在桌前读读写写。由于眼力不济,报
全文:1992年春节前夕,我与同事照例去向巴老拜年。巴老安坐在底楼客厅的向南的一角,正在阅读《巴金文集》的校样。其时巴老因患帕金森氏症,行动不大方便,每天由家人扶着,在花园里散一会儿步,大部分时间就坐在桌前读读写写。由于眼力不济,报
《本草纲目》“天行斑疮”流行时间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花  中国医学史  本草纲目 
描述:对《本草纲目》有关“天行斑疮”流行时间的记载,提出了异议。初步认为,该“疮”流行时间,大约在晋元帝“建武”前后。
全文:对《本草纲目》有关“天行斑疮”流行时间的记载,提出了异议。初步认为,该“疮”流行时间,大约在晋元帝“建武”前后。
憨山《庄子内篇注》成书时间辩疑
作者: 师瑞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庄子内篇注》  庄学  憨山德清 
描述:都会有序跋等短文明确说明其著述过程及成书时间,但《庄子内篇注》却是个例外。许多学者在考察憨山《道德经解》
全文:都会有序跋等短文明确说明其著述过程及成书时间,但《庄子内篇注》却是个例外。许多学者在考察憨山《道德经解》与《庄子内篇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相似之处,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有学者提出《庄子内篇注》当在
共振吸收介质中含时间的简并四波混频理论
作者: 徐大光 冯启元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振吸收介质  简并四波混频 
描述:本文理论分析了在共振吸收介质中光波电场(振幅)与时间有关的简并四波混频,得到了耦合波方程的精确解。发现在介质中,信号光和探测光的光波电场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其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得到在介质入射面处的反射率R和在出射面处的透射率T的表达式。
全文:本文理论分析了在共振吸收介质中光波电场(振幅)与时间有关的简并四波混频,得到了耦合波方程的精确解。发现在介质中,信号光和探测光的光波电场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其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得到在介质入射面处的反射率R和在出射面处的透射率T的表达式。
共振吸收介质中含时间的非简并四波混频理论
作者: 徐大光 冯启元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振吸收介质  含时间的非简并四波混频 
描述:本文理论分析了在共振吸收介质中光波电场(振幅)与时间有关的非简并四波混频,得到了耦合波方程的精确解。发现在介质中,信号光和探测光的光波电场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其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得到反射率R和透射率T以及参量过程的转换系数(?)。
全文:本文理论分析了在共振吸收介质中光波电场(振幅)与时间有关的非简并四波混频,得到了耦合波方程的精确解。发现在介质中,信号光和探测光的光波电场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其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得到反射率R和透射率T以及参量过程的转换系数(?)。
憨山德清注《庄》时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作者: 赵昆生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庄学史 
描述:憨山德清注《庄》时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本草纲目》“天行斑疮”流行时间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草纲目》“天行斑疮”流行时间质疑
对《药性论》作者及成书时间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贯  《药性论》 
描述:关于《药性论》的作者,有三种说法: 第一,宋代《嘉祐本草》的作者掌禹锡,在《补注所引书传》云:“《药性论》,不著撰人名氏……一本题曰陶隐居撰。然所记药性功状,与本草有相戾者,疑非隐居所为。”掌氏对《药性论》作者弄不清楚,先说作者不详后说陶氏撰,接着又否定陶氏撰。 第二,明代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
全文:关于《药性论》的作者,有三种说法: 第一,宋代《嘉祐本草》的作者掌禹锡,在《补注所引书传》云:“《药性论》,不著撰人名氏……一本题曰陶隐居撰。然所记药性功状,与本草有相戾者,疑非隐居所为。”掌氏对《药性论》作者弄不清楚,先说作者不详后说陶氏撰,接着又否定陶氏撰。 第二,明代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