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的 面镜子:汪刃锋的绘画艺术
-
作者:
黎克明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木刻运动 时代 国画创作 水彩画 新艺术 绘画艺术 中国画 知识分子 中国版画 美术家
-
描述:汪刃锋又名汪亦伦,1918年生于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四五岁即喜绘画,10岁随当地名家、外祖父鲁云奎习国画、书法。1936年,和林散之到南京参观全国美展后随朋友到上海,结识了木刻家陈烟桥、张望等,并读了鲁迅关于木刻的文章以及《苏俄画选》《珂勒惠支版画集》等,深受进步思想影响,从此开始集中精力钻研木刻。1
-
全文:大别山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与莫朴等上海美专及中大美术系学生组成绘画宣传队,赴皖北黄泛区进行宣传,在大块梨木板上刻制、拓印宣传画。他第一次用笔名"刃锋"在《大别山文艺》上发表作品和文章。大别山的磨炼,使他不仅接受了现实,也懂得了艺术的新使命,为
-
难忘的探索
-
作者:
汪刃锋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教师 课堂 自由活动 艺术家 师生 绘画 木刻
-
描述:绘画组刚成立时,由老木刻艺术家陈烟桥担任主任,木刻家张望和我担任教师。绘画组在离古圣寺有一华里,一个叫明家院子的地方,画室、师生的宿舍都在这里。学校周围十里都是绘画组的课堂,同学们在那里参加劳动,野外写生,自由活动,还为农民画画。
-
全文:绘画组刚成立时,由老木刻艺术家陈烟桥担任主任,木刻家张望和我担任教师。绘画组在离古圣寺有一华里,一个叫明家院子的地方,画室、师生的宿舍都在这里。学校周围十里都是绘画组的课堂,同学们在那里参加劳动,野外写生,自由活动,还为农民画画。
-
育才绘画组教学的探索
-
作者:
汪刃锋 来源:重庆陶研文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史 陶行知 育才学校 绘画教学
-
描述:育才绘画组教学的探索
-
反映艺术本体演进轨迹 见证社会生活变迁
-
作者:
徐沛君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延安时期 艺术本体 王琦 民间美术 创作年代 捐赠 中国版画 套色木刻 美术作品
-
描述:一 本次展出的版画作品以木刻为主,创作年代跨度达六七十年,延安时期以来的许多木刻佳作得以呈现。 1949年以前的作品如王琦的《难民一群》(1948年作)、汪刃锋的《母亲》(1948年作)以及野夫的《泛区难船》(1948年作),都表现了民众痛苦的灵魂与被践踏的人格,创作中既不回避现实状况的描绘,也重视
-
全文:,木刻的直接性、强烈的对比以及极为有力的线条成了一种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表达形式,而不再只是复制绘画的手段。 在借鉴外来艺术样式乃至思想倾向的同时,这批富有激情的青年艺术家们没有忘记本土文化之根,他们始终没有
-
汪刃锋“艺术回顾暨捐赠作品展”在京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版画艺术 艺术家 新中国时期 捐赠 作品 中国美术馆 30年代
-
描述: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汪刃锋艺术回顾暨捐赠作品展”,2007年12月28日至2008年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全部作品来自艺术家本人捐赠,展出作品包括30年代至新中国时期的木刻版画、速写、水彩、水墨、创作草图等100余件,整体展现了汪刃锋先生的艺术特点和在版画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国务院港澳办副主
-
全文: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汪刃锋艺术回顾暨捐赠作品展”,2007年12月28日至2008年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全部作品来自艺术家本人捐赠,展出作品包括30年代至新中国时期的木刻版画、速写、水彩
-
汪刃锋艺术回顾暨捐赠作品展在京举办
-
作者:
王红媛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水彩画 艺术家 新中国时期 捐赠 作品 40年代 中国美术馆
-
描述: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汪刃锋艺术回顾暨捐赠作品展"于2007年12月28日至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与首都观众见面,展出的100件作品全部由艺术家本人捐赠,展出的作品包括20世纪40年代至新中国时期的木刻版画、速写、水彩画、水墨画,创作草图等,整体展现了汪刃锋在诸多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汪刃锋先生在他90诞
-
全文: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汪刃锋艺术回顾暨捐赠作品展"于2007年12月28日至1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与首都观众见面,展出的100件作品全部由艺术家本人捐赠,展出的作品包括20世纪40年代至新中国时期的木刻
-
著名版画家汪刃锋艺术作品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
-
作者:
乐融 来源: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委员会 中国新兴版画 艺术作品 著名 上海市 鲁迅 艺术创作 纪念馆 捐赠 中国版画
-
描述:"《汪刃锋专库》揭幕暨汪刃锋父女画展开幕式"于2008年9月12日上午10时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领导王莲芬同志,上海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徐龙宝先生,汪刃锋的夫人李萍、女儿汪晓红及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市的100余位美术界、文化界、新闻界人士。
-
全文:"《汪刃锋专库》揭幕暨汪刃锋父女画展开幕式"于2008年9月12日上午10时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领导王莲芬同志,上海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徐龙宝先生,汪刃锋的夫人李萍、女儿汪晓红及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市的100余位美术界、文化界、新闻界人士。
-
现代书家批评朱复戡
-
作者:
姜寿田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墨法 草法
-
描述:朱复戡档案朱复戡(1900-1989),名义方,字伯行,号静龛,前后用名多达几十个,40岁后,更名朱起,号复戡,以号行,上海上。近代著名艺术家。先后定居山东泰安、上海,故自谓“海岳双栖”。
-
全文:朱复戡档案朱复戡(1900-1989),名义方,字伯行,号静龛,前后用名多达几十个,40岁后,更名朱起,号复戡,以号行,上海上。近代著名艺术家。先后定居山东泰安、上海,故自谓“海岳双栖”。
-
书名菜名竞相用色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书 “包二奶” 名菜 冷饮摊 小蜜 卖光 小男孩 饮食文化 伟哥 “色”
-
描述:在深圳一冷饮摊前,一个小男孩要买“包二奶”(雪糕名),摊主说卖光了。男孩说换“梦中情人”,谁知又断了货。摊主说,你就买“风流寡妇”吧,挺不错的。小男孩说钱不够,就要个“一代名妓”算了。这一故事中冷饮反复调换的情节,可能经过艺术的集中加工,但如今冷饮多有“二奶”“情人”一类的名字,则是实有其事,因而本
-
全文:反复调换的情节,可能经过艺术的集中加工,但如今冷饮多有“二奶”“情人”一类的名字,则是实有其事,因而本质上是真实的。
-
微型小说初长成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短篇小说 小小说 中国作家 中国小说史略 小说创作 微型小说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小说鉴赏 优秀作品 二十世纪
-
描述:“微型小说”这一名称,在我国虽然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但微型小说——短小的小说,则是古已有之。而且可以说,小说这门艺术的发展,篇幅最初就是短小的,而后才有中篇、长篇。当然,在唐宋以前,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引用桓谭之语所说,这些小说多系“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唐宋以后,短小的小说逐渐摆脱
-
全文:“微型小说”这一名称,在我国虽然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但微型小说——短小的小说,则是古已有之。而且可以说,小说这门艺术的发展,篇幅最初就是短小的,而后才有中篇、长篇。当然,在唐宋以前,如鲁迅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