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名录 1983-1992
-
作者:
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辑组 来源:北京:工商出版社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名录 1983~1992 地点 记者 年代 编辑 中国
-
描述:本书为我国新闻界首部人名传记词典,共收1992年底以前确认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1385人。
-
全文:本书为我国新闻界首部人名传记词典,共收1992年底以前确认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1385人。
-
编辑旅游读物的几个问題
-
作者:
金光群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旅游图书 事实说话 近十年 导游图 编辑 政治思想 外国人 旅游业 读物
-
描述:我在五十年代编辑过《北京游览手册》和一些导游图,近十年来,又编过一些旅游读物。在工作中尝到了许多甘苦,有一些亲身体会。我把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同行们研究商讨。一、要让事实说话旅游读物是十分重要的宣传工具,其政治思想性应寓于所写的事实之中,要让事实说话。1958年,我请外文出版社专家沙博理先生审一
-
全文:我在五十年代编辑过《北京游览手册》和一些导游图,近十年来,又编过一些旅游读物。在工作中尝到了许多甘苦,有一些亲身体会。我把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同行们研究商讨。一、要让事实说话旅游读物是十分重要
-
浅谈铁路站车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铁道医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队伍建设 卫生监督 铁路 站车卫生
-
描述:浅谈铁路站车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汪海洋广州铁路中心卫生防疫站(广州510010)铁路实行系统内卫生监督是国家赋予铁路卫生部门的神圣职责。要想完成这一重任,使铁路的站车卫生管理工作顺利地由行政管理过渡到法制管理,就必须拥有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知识广的执法...
-
全文:浅谈铁路站车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汪海洋广州铁路中心卫生防疫站(广州510010)铁路实行系统内卫生监督是国家赋予铁路卫生部门的神圣职责。要想完成这一重任,使铁路的站车卫生管理工作顺利地由行政管理过渡到法制管理,就必须拥有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知识广的执法...
-
[0图]一个总编辑的手记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集 地点 书评 年代 中国 文艺评论 现代 世界
-
描述:一个总编辑的手记
-
旅游读物编辑漫议
-
作者:
金光群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图书 编辑出版 导游图 旅游局 出版工作 外国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 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指南 读物
-
描述:一、旅游读物的出版情况在我国的文化史上,旅游文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刻印的古籍中,有不小的比重都属于这类题材。进入20世纪前后,贾国有几个大城市,都有“旅游指南”一类图书出售。有的地方还出版过一些导游图、画册,其中有一些印得还很精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只出版过少量游记,旅游图
-
全文:一、旅游读物的出版情况在我国的文化史上,旅游文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刻印的古籍中,有不小的比重都属于这类题材。进入20世纪前后,贾国有几个大城市,都有“旅游指南”一类图书出售。有的地方还出版过一些导游图、画册,其中有一些印得还很精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只出版过少量游记,旅游图
-
[0图]中国当代 著名编辑记者传集 第1部
-
作者:
胡小宣 来源: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当代 著名编辑记者传集 第1部
-
笔端有力任纵横——记文汇报副总编辑史中兴
-
作者:
黄俭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报道 北京人艺 记者 新闻 编辑史 采访 演出 稿子 文汇报 戏院
-
描述:当了“新闻官”,就有开不完的会,看不完的稿,审不完的版面,整天忙得团团转,“真可谓不亦乐乎了,哪有时间提笔写稿啊!”对他们苦衷,我理解,原来当记者时是“大手笔”的人,一旦当了“新闻官”,就几乎见不到稿子了,“关键是没有时间!”这是事实。可是,情况也有例外。文汇报副总编辑史中兴就是官职在身,笔仍在手,
-
全文:稿子了,“关键是没有时间!”这是事实。可是,情况也有例外。文汇报副总编辑史中兴就是官职在身,笔仍在手,他的实践,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
十年磨一剑与一年磨十剑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字数 出版物质量 精耕细作 编辑工作 发稿量 出版界
-
描述:近日,与一些出版界朋友座谈,有人谈到,时下不少出版物质量不高,错误迭出,一个重要原因,是编辑发稿量太大,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精耕细作。过去一个编辑一般一年编三四本书,百把万字;现在不少编辑一年要编十几本书甚至更多,编辑的字数翻了几倍几十倍,编辑工作就难免粗糙。我说,为什么不少编几本呢?现在每年出书高
-
全文:近日,与一些出版界朋友座谈,有人谈到,时下不少出版物质量不高,错误迭出,一个重要原因,是编辑发稿量太大,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精耕细作。过去一个编辑一般一年编三四本书,百把万字;现在不少编辑一年要编十几本书甚至更多,编辑的字数翻了几倍几十倍,编辑工作就难免粗糙。我说,为什么不少编几本呢?现在每年出书高
-
回眸出版岁月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儿出版社 “文革”时期 党支部书记 “红宝书” 文艺出版 编辑室主任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习资料
-
描述:一、“文革”时期的文艺出版 1972年秋,我从五七干校调入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当时,文艺编辑室的党支部书记由进驻的工宣队长担任,原少儿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作家任大霖为编辑业务负责人。我开始做小说编辑,半年后补进支委会,协助任大霖抓出书工作。由于出书工作基本上已停顿了几年,市面上除了“红宝书”和
-
全文:一、“文革”时期的文艺出版 1972年秋,我从五七干校调入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当时,文艺编辑室的党支部书记由进驻的工宣队长担任,原少儿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作家任大霖为编辑业务负责人。我开始做小
-
[0图]中国出版界社长总编辑回忆录丛书 半生出版岁月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出版工作 中国
-
描述:本书共分二十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十七岁弃学入伍;从华东团校到《新民晚报》;从“五七”干校转入出版门;“文革”中的上海文艺出版;两个“十大古典戏曲”与《重放的鲜花》等。
-
全文:本书共分二十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十七岁弃学入伍;从华东团校到《新民晚报》;从“五七”干校转入出版门;“文革”中的上海文艺出版;两个“十大古典戏曲”与《重放的鲜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