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语言要洁而有味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文学语言要洁而有味
-
[0图]中国现代语言学家 第3分册
-
作者:
《中国语言学家》写组写 来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汉语 语言学 语言学家
-
描述:中国现代语言学家 第3分册
-
[0图]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
-
作者:
陈建初 吴泽顺 来源:长沙:岳麓书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中国 词典 语言学家
-
描述: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
-
“抄”已不是,何堪再“炒”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炒” 英语词汇 语言 聪明反被聪明误 文抄公 汉语词典 《商君书》 低等动物 抄袭者 新现代
-
描述:“抄”已不是,何堪再“炒”江曾培“抄”与“炒”,音近形似,但除了它们同可用作吵吵闹闹的“吵”外,意思是少有关联的。近年来,文坛、书坛上的“抄”风与“炒”风都呈增强之势。不过,凡“抄”的东西,一般都不敢“炒”;既“抄”又“炒”的事情,还是少见的。然而,...
-
全文:“抄”已不是,何堪再“炒”江曾培“抄”与“炒”,音近形似,但除了它们同可用作吵吵闹闹的“吵”外,意思是少有关联的。近年来,文坛、书坛上的“抄”风与“炒”风都呈增强之势。不过,凡“抄”的东西,一般都不敢“炒”;既“抄”又“炒”的事情,还是少见的。然而,...
-
对文字多点敬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秘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稿 差错 自然源 语言文字使用 作者 汉语大词典 啄木鸟 编辑工作 文明 错别字
-
描述:日前,收到金文明先生的新著《语林啄木》,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文史功底深厚,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与我是出版同行。编辑工作有一个"把关"的任务,就是不要让书稿出现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差错。可是,如今的书报杂志却是错别字连篇,几乎到了"无错不成书(报、杂志)"的境地,这自然源于作者的疏失,但编辑也不能
-
全文:日前,收到金文明先生的新著《语林啄木》,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文史功底深厚,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与我是出版同行。编辑工作有一个"把关"的任务,就是不要让书稿出现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差错。可是,如今
-
[0图]民国章回小说大观
-
作者:
秦和鸣 来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民国 地点 年代 内容提要 中国 章回小说
-
描述:本书收集了民国时期(1912~1949)成书的各种文言、白话章回小说作品,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依照原作神韵风格,复述全书的故事梗概,为社会读者了解民国时期的小说风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全文:本书收集了民国时期(1912~1949)成书的各种文言、白话章回小说作品,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依照原作神韵风格,复述全书的故事梗概,为社会读者了解民国时期的小说风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莫做“空头文章”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秘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形象工程 党的作风建设 官本位意识 求真务实 领导干部 《政府工作报告》 形式主义者 办实事 抗击“非典”
-
描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有一个重要谈话。其间小平同志还特意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他说:“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
全文: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有一个重要谈话。其间小平同志还特意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他说:“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
不可“破碎”地看待电影功能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词人 电影功能 破碎 电影创作 艺术 审美活动 影片 社会功能 认识作用
-
描述:灯下漫读,翻开一本《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地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
全文:灯下漫读,翻开一本《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地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
[0图]禅的智慧 传统文化经典
-
作者:
孟陶宁 郭云成 来源: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禅宗
-
描述: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以谆谆善诱的悲悯情怀感悟世人,对当代人的知性及心灵需求做出温馨的回应,鼓励人们从禅的修炼与体验中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是当今世界启悟心灵、开示智慧的必读之书。
-
全文: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以谆谆善诱的悲悯情怀感悟世人,对当代人的知性及心灵需求做出温馨的回应,鼓励人们从禅的修炼与体验中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是当今世界启悟心灵、开示智慧的必读之书。
-
“告别羞耻”不宜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羞耻 中国社会 道德情操 道德意识 王朔 倾向 文风 知识分子 王力 道德约束
-
描述:对王朔的大红大紫,人们的看法,是由于中国社会在文革废墟上生长起来的众多痞子,为他的书提供了畅销的市场。日前读到王力雄先生的一篇文章,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王朔的书在知识分子当中也有相当影响?连他的痞子语言和文风也被一些知识分子模仿?王先生认为,这是因为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痞子化倾向。●
-
全文:对王朔的大红大紫,人们的看法,是由于中国社会在文革废墟上生长起来的众多痞子,为他的书提供了畅销的市场。日前读到王力雄先生的一篇文章,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王朔的书在知识分子当中也有相当影响?连他的痞子语言和文风也被一些知识分子模仿?王先生认为,这是因为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痞子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