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大变强,要走品牌路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出版品牌 出版机构 竞争力 品牌战略 出版集团 出版人 出版业 企业品牌 生命力
-
描述:由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需作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一环,是认真推行品牌战略,大力创建出版品牌。大而不强,是一种虚胖,缺乏实在力量。在愈来愈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按
-
全文:由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需作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一环,是认真推行品牌战略,大力创建出版品牌。大而不强,是一种虚胖,缺乏实在力量。在愈来愈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按
-
出版大变强,要走品牌路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说 出版品牌 经济学家 品牌战略 国内外
-
描述:由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需作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一环,是认真推行品牌战略,大力创建出版品牌。大而不强,是一种虚胖,缺乏实在力量。在愈来愈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按一些经济学家对大而不强企业的评说,是“长此以往,迟早要垮”。因此,大一定要努力走向强。
-
全文:由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需作多方面的努力,其中重要一环,是认真推行品牌战略,大力创建出版品牌。大而不强,是一种虚胖,缺乏实在力量。在愈来愈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按一些经济学家对大而不强企业的评说,是“长此以往,迟早要垮”。因此,大一定要努力走向强。
-
从明末四大高僧看永明延寿对晚明佛教的深刻影响
-
作者:
黄公元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明延寿 明末四大高僧 晚明佛教
-
描述: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全文: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读读《酒诰》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周代 典章制度 作风 官场 《酒诰》
-
描述:贪官污吏在位时,多有一个共同嗜好:“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酒、色成为把他们挑下马的两支利剑。有首民谣形容他们的酗酒之盛:“公仆不怕饮酒难,千杯万盅只等闲;‘习水’‘洋河’腾细浪,‘孔府’佳酿佐鱼丸;‘酒鬼’下肚肚里暖,‘特曲’壮胆胆不寒;更喜‘茅台’‘五粮液’,诸君饮后尽开颜。”虽然不能
-
全文:’佳酿佐鱼丸;‘酒鬼’下肚肚里暖,‘特曲’壮胆胆不寒;更喜‘茅台’‘五粮液’,诸君饮后尽开颜。”虽然不能说酗酒者必腐,但是贪吃贪喝确是走向腐败的重要因子,所谓“酒盅虽小淹死人,筷子虽细打
-
时代的 面镜子:汪刃锋的绘画艺术
-
作者:
黎克明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木刻运动 时代 国画创作 水彩画 新艺术 绘画艺术 中国画 知识分子 中国版画 美术家
-
描述:汪刃锋又名汪亦伦,1918年生于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四五岁即喜绘画,10岁随当地名家、外祖父鲁云奎习国画、书法。1936年,和林散之到南京参观全国美展后随朋友到上海,结识了木刻家陈烟桥、张望等,并读了鲁迅关于木刻的文章以及《苏俄画选》《珂勒惠支版画集》等,深受进步思想影响,从此开始集中精力钻研木刻。1
-
全文:鲁迅关于木刻的文章以及《苏俄画选》《珂勒惠支版画集》等,深受进步思想影响,从此开始集中精力钻研木刻。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19岁的汪刃锋与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热血青年一样纷纷走向抗日征途,在
-
纸质出版的生与死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字印刷 出版商协会 阅读 纸质出版物 忧虑 电子书 死亡 出版人 生与死 哈姆莱特
-
描述:哈姆莱特有一个著名的忧虑:生还是死?当前一些出版人也有一个类似的生与死的忧虑。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哈姆莱特忧虑的是:生好,还是死好;而出版人忧虑的是:会死,还是会生。 所谓会死还是会生,指的是纸质出版,在当前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冲击下,还能不能生存下去,会不会死亡。某些“主死派”的人士,早在数年前,就
-
全文:出版,在当前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冲击下,还能不能生存下去,会不会死亡。某些“主死派”的人士,早在数年前,就发出传统纸质出版将走向死亡的预言,甚至有人预测用纸张印刷的书籍,将在2018年消失。前不久,美国
-
微型小说初长成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短篇小说 小小说 中国作家 中国小说史略 小说创作 微型小说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小说鉴赏 优秀作品 二十世纪
-
描述:“微型小说”这一名称,在我国虽然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但微型小说——短小的小说,则是古已有之。而且可以说,小说这门艺术的发展,篇幅最初就是短小的,而后才有中篇、长篇。当然,在唐宋以前,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引用桓谭之语所说,这些小说多系“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唐宋以后,短小的小说逐渐摆脱
-
全文:小说史略》中引用桓谭之语所说,这些小说多系“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唐宋以后,短小的小说逐渐摆脱了粗放简略的状态,走向精悍凝练。到了清代,诞生了《聊斋志异》这样杰出的短篇小说集。它共收四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