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的血液与道德的泡沫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血液 生存发展 温家宝总理 道德 泡沫 三鹿奶粉 企业家 违法犯罪
-
描述: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温家宝总理两次谈到,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此话既十分切中时弊,同时也点中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古人有言:鱼诞生在水里,人诞生在道里。鱼离开了水,就活不成;人离开了道,也就不再为万物之灵。企业离开了道,也必然会离开科
-
全文: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温家宝总理两次谈到,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此话既十分切中时弊,同时也点中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古人有言:鱼诞生在水里,人诞生在道里。鱼离开了水,就活不成;人离开了道,也就不再为万物之灵。企业离开了道,也必然会离开科
-
重视“雨伞道德”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警探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重视“雨伞道德”
-
道德绑架与道德散架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来,一句“拒绝道德绑架”竟成了流行语。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代表着公序良俗,何以干起了“绑架”?查查那些控诉“道德绑架”的案例,较多的是不满意于公交车上老年人要求青年人让座。他们说,“让座
-
全文:近来,一句“拒绝道德绑架”竟成了流行语。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代表着公序良俗,何以干起了“绑架”?查查那些控诉“道德绑架”的案例,较多的是不满意于公交车上老年人要求青年人让座。他们说,“让座
-
坚守职业道德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坚守职业道德
-
老子道德经讲义解题
-
作者:
张汝舟 来源:孔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老子道德经讲义解题
-
钱不该买什么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钱至上 美国加州 不平等 大学教授 迈克尔 市场经济 道德 电视宣传 快速车道 美元
-
描述: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新著《钱不该买什么》,是一部抨击金钱至上的书。他指出,在"钱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里,金钱侵入了一些它不该主导的领域,导致了市场挤走道德,金钱大获全胜。他举例说,美国
-
全文: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新著《钱不该买什么》,是一部抨击金钱至上的书。他指出,在"钱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里,金钱侵入了一些它不该主导的领域,导致了市场挤走道德,金钱大获全胜。他举例说,美国
-
《老子道德经解》与当代宗教对话
-
作者:
景满华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以佛释道 憨山德清 宗教对话
-
描述:中国晚明的儒、释、道三教会通及后期形成的"三教合流"趋势,是宗教对话史上的一个可观的现象。本文以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为例,详尽分析了晚明的佛道融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的宗教对话进行了反思。
-
全文:中国晚明的儒、释、道三教会通及后期形成的"三教合流"趋势,是宗教对话史上的一个可观的现象。本文以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为例,详尽分析了晚明的佛道融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的宗教对话进行了反思。
-
和谐与创新都需要宽容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创新发展 人性 子夏 道德 重要方面 宽容 陀思妥耶夫斯基 和谐 失败
-
描述:胡适的一篇题为《容忍与自由》的文章,近来频频被学界提起。此文发表于1959年3月,他说:"有时候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容忍,就是要"好同不禁异"。因为,"善未易明,理未易察",绝对的完全真理是不存在的。
-
全文:胡适的一篇题为《容忍与自由》的文章,近来频频被学界提起。此文发表于1959年3月,他说:"有时候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容忍,就是要"好同不禁异"。因为,"善未易明,理未易察",绝对的完全真理是不存在的。
-
由离婚率说道德情趣导向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些年,我国的离婚率持续走高。2005年,离婚夫妇达178万对,每天平均近5000对。一年多过去了,这一数字恐怕还在上升。有人形容说,如今走出婚姻围城,是越来越容易了。离婚率走高,有它合情合理的一面。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当夫妻双方感情确实破裂,而且无法修复时,与其要双方痛苦地拖着,就不如让其分
-
全文:近些年,我国的离婚率持续走高。2005年,离婚夫妇达178万对,每天平均近5000对。一年多过去了,这一数字恐怕还在上升。有人形容说,如今走出婚姻围城,是越来越容易了。离婚率走高,有它合情合理的一面。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当夫妻双方感情确实破裂,而且无法修复时,与其要双方痛苦地拖着,就不如让其分
-
关于文艺创作中的婚姻、爱情、道德题材的思考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脱离现实 婚姻 爱情 丈夫 题材 封建伦理意识 妻子
-
描述:一次随意的交谈,引发了这个题目。那是在观看新片《鸳鸯楼》以后,几个同志聚在一起闲聊。有同志称赞片中第五家“沙龙”主妇,任劳任怨地为丈夫招待满座的高朋,星期天从下午马不停蹄地忙到深夜,当客人风卷残云般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
-
全文:一次随意的交谈,引发了这个题目。那是在观看新片《鸳鸯楼》以后,几个同志聚在一起闲聊。有同志称赞片中第五家“沙龙”主妇,任劳任怨地为丈夫招待满座的高朋,星期天从下午马不停蹄地忙到深夜,当客人风卷残云般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深夜代睡熟的丈夫接朋友电话时,还热情地欢迎他们下星期日“再来,再来”。赞者说,这位妇女已化为丈夫的一部分,她的爱,她的牺牲精神,是使夫妻和家庭关系和谐的一种可贵的粘合剂。有同志则觉得,这种“贤妻良母”式的好妻子,浸透着妻子服从丈夫、女人服从男人的封建伦理意识,在今天恰恰需要大力加以否定,而不是肯定。两“说”相较,虽然后者富有“现代意识”,获得多数人的点头。有同志并由此引伸出《鸳鸯楼》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