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憨山德清注《庄》之研究
-
作者:
李懿纯 来源: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研究考订 学术思想 庄子 释德清 明
-
描述:憨山德清注《庄》之研究
-
憨山德清注《庄》动机与年代考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
描述:明代文人于《庄子》情有独钟。憨山德清注《庄》不同于明代士人的“以佛解庄”,而是别出机杼“以佛化庄”——通过憨山德清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憨山德清注庄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
-
全文:明代文人于《庄子》情有独钟。憨山德清注《庄》不同于明代士人的“以佛解庄”,而是别出机杼“以佛化庄”——通过憨山德清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憨山德清注庄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
-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注 唐本
-
描述:《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公.《重广英公
-
全文:《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
-
憨山德清注《庄》畴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
作者:
刘海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予内篇注》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庄学史
-
描述: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龙象之一,其《庄子内篇注》在晚明佛教史、思想史及庄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庄子内篇注》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之后,这个时间是不正确的,该书应是万历十九年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重述。
-
全文: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龙象之一,其《庄子内篇注》在晚明佛教史、思想史及庄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庄子内篇注》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之后,这个时间是不正确的,该书应是万历十九年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重述。
-
高僧能解南华意: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
-
作者:
韩焕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憨山 《内篇注》
-
描述: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教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
全文: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教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
憨山德清注《庄》时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
作者:
赵昆生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庄学史
-
描述:憨山德清注《庄》时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
金陵版《本草纲目》误注陈藏器《本草拾遗》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互异文 陈藏器 误注例 本草拾遗 本草纲目
-
描述:《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是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证类》)为蓝本编纂的,所引陈藏器《本草拾遗》(以下简称“藏器”或《拾遗》)资料,来源于《证类》。今用《证类》同金陵版《纲目》进行勘比,发现《纲目》所引“藏器”出处与《证类》不同,表现有两种情况,见表1、表2。
-
全文:《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是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证类》)为蓝本编纂的,所引陈藏器《本草拾遗》(以下简称“藏器”或《拾遗》)资料,来源于《证类》。今用《证类》同金陵版《纲目》进行勘比,发现《纲目》所引“藏器”出处与《证类》不同,表现有两种情况,见表1、表2。
-
缘起与本根:佛教与道教宇宙观的冲突与调和——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齐物论》研究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宇宙观 齐物论 道教 庄子 调和 内篇 佛教思想
-
描述:憨山德清注解《老》、《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以自己精深的佛学修养,揭示那些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与佛教思想相一致的内容,并进而从会通的角度,对老庄之学的地位和价值给予明确的评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佛解庄”,而是“以佛化庄”——通过憨山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已不是与佛教相对立的学说,而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
-
全文:憨山德清注解《老》、《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以自己精深的佛学修养,揭示那些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与佛教思想相一致的内容,并进而从会通的角度,对老庄之学的地位和价值给予明确的评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佛解庄”,而是“以佛化庄”——通过憨山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已不是与佛教相对立的学说,而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
-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禅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
-
是學術創新 還是個人臆説:評沈善增的《還吾莊子》
-
作者:
包兆會 来源:诸子学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妙明真心 所累 地籟 莊子 田子方 僧肇 憨山德清 垂天 程中 佛教思想
-
描述:近讀沈善增先生大作《還吾莊子——〈逍遥遊〉、〈齊物論〉新解》(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該書以下簡稱《還吾莊子》,引用時僅注頁碼),筆者感觸良多,也感慨良多,既有來自於對沈先生在解《莊》方面的一些獨到解釋,也有因著這本書背後所體現出來的學術訓練和學術態度問題而産生的種種感想,所以把自己在讀沈先
-
全文:近讀沈善增先生大作《還吾莊子——〈逍遥遊〉、〈齊物論〉新解》(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該書以下簡稱《還吾莊子》,引用時僅注頁碼),筆者感觸良多,也感慨良多,既有來自於對沈先生在解《莊》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