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历代主要本草矿物药发展概况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李时珍  矿物药  本草拾遗  本草经集注  本草纲目拾遗  禹余粮  分类  水银 
描述:中国最早的本草,是汉代《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本草经》载药366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并能轻身益气,延年不老,中品药120种,毒性不大,或无毒,既能治病,又能补虚赢,下品药有毒,除寒热,破积聚,专用于治病,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久服。《本草经》中矿物药也是按上
全文:中国最早的本草,是汉代《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本草经》载药366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并能轻身益气,延年不老,中品药120种,毒性不大,或无毒,既能治病,又能补虚赢,下品药有毒,除寒热,破积聚,专用于治病,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久服。《本草经》中矿物药也是按上、中、下三品来分类。上品药有18种。即玉泉、丹砂、水银、空青、曾青、白青、扁青、石胆、云母、朴消、消石、矾石、滑石、紫石英、白石英、五色石脂、太一禹余粮、禹余粮。中品药16种。即:雄黄、雌黄、石钟乳、股孽、孔公孽、石流黄、磁石、凝水
介绍《本草衍义》兼论其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 尚志钧  来源:药学通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介绍《本草衍义》兼论其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五十二病方》“冥蚕种、食衣白鱼、长足”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本草  白鱼  蜘蛛  考释  蚕种  高诱注  小儿  段玉裁  五十二病方  名医别录 
描述:《病方》216行:“治?,以冥(巾冥)蚕种方尺,食衣白鱼一七,长足二七,熬蚕种令黄,靡取蚕种治,亦靡白鱼、长足。节三,并以醯二升和,以先食饮之。婴以一升。”在这个方子中,有三个虫药,即冥蚕种、食衣白鱼、长足。兹将三个虫药考释如下:
全文:《病方》216行:“治?,以冥(巾冥)蚕种方尺,食衣白鱼一七,长足二七,熬蚕种令黄,靡取蚕种治,亦靡白鱼、长足。节三,并以醯二升和,以先食饮之。婴以一升。”在这个方子中,有三个虫药,即冥蚕种、食衣白鱼、长足。兹将三个虫药考释如下:
李时珍十种著作的考察提要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百药煎  脉学  李时珍  著作  万历  奇经八脉考  脉诀  附方  本草纲目  艺文志 
描述:李时珍最有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该书始于嘉靖壬子(1552年,时珍35岁),终于万历戊寅(1578年,时珍61岁),历时27年,参阅古籍800多种,三易其稿而成书。在万历庚寅(1590年,时珍73岁),李时珍第二次去太仓,向王凤洲求序,顺道南京,求胡承龙刻
全文:李时珍最有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该书始于嘉靖壬子(1552年,时珍35岁),终于万历戊寅(1578年,时珍61岁),历时27年,参阅古籍800多种,三易其稿而成书。在万历庚寅(1590年,时珍73岁),李时珍第二次去太仓,向王凤洲求序,顺道南京,求胡承龙刻
明代安徽名医陈嘉谟和《本草蒙筌》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观本草  体例  陈嘉谟  配伍宜忌  新安  嘉靖  医学源流  少年  上海图书馆  安徽 
描述:陈嘉谟,字廷采,号月朋子,新安祁门(今安徽祁门)人,生于明成化丙午(1486),逝年不详。少年时从事举子业,因体弱多病,遂留心医学。由于当时流行的《本草集要》、《本草会编》、《大观本草》各有短长,陈嘉谟遂取诸家本草会通而折衷之,并本《会编》之体例,
全文:陈嘉谟,字廷采,号月朋子,新安祁门(今安徽祁门)人,生于明成化丙午(1486),逝年不详。少年时从事举子业,因体弱多病,遂留心医学。由于当时流行的《本草集要》、《本草会编》、《大观本草》各有短长,陈嘉谟遂取诸家本草会通而折衷之,并本《会编》之体例,
《本草经》“蓬蘽”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悬钩子属  覆盆子  李时珍  本草经集注  本草学  蔷薇科植物  陶弘景  开宝本草  习性 
描述: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为覆盆的苗茎《开宝本草》云:“蓬(?)是覆盆苗茎也。又(?)者,藤也。今据蓬之名,明其藤蔓也。亦
全文:蓬■是什么植物?历代本草学家意见不一。一、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释蓬(?)为覆盆子的根陶弘景注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客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二、《开宝本草》及苏颂《本草图经》释蓬(?)为覆盆的苗茎《开宝本草》云:“蓬(?)是覆盆苗茎也。又(?)者,藤也。今据蓬之名,明其藤蔓也。亦如蜀漆与常山异条,芎(艹穷)与蘼芜各用。今此附入果部
从《饮膳正要》看忽思慧对元代保健医学的贡献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膳正要  饮食卫生  营养成分  忽思慧  补益药  保健医学  烹饪技术  营养学家  元代  食物中毒 
描述:忽思慧是元代有名的营养学家,他在饮膳太医任职期间,从所制的奇珍异馔,汤膏煎饮之中,选择富有营养的珍品,并参考诸家本草和方书中有补益药物和方子,以及日常必用的果、肉、谷、菜等,选取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汇编成册,定名为《饮膳正要》。全书从营养角度出发,介绍饮食营养的价值,烹饪技术,患病期间饮食制度,饮食
全文:忽思慧是元代有名的营养学家,他在饮膳太医任职期间,从所制的奇珍异馔,汤膏煎饮之中,选择富有营养的珍品,并参考诸家本草和方书中有补益药物和方子,以及日常必用的果、肉、谷、菜等,选取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汇编成册,定名为《饮膳正要》。全书从营养角度出发,介绍饮食营养的价值,烹饪技术,患病期间饮食制度,饮食卫生的要求。主张治病应先讲究饮食,即以饮食治疗为先。书中对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
《汤液本草》中“药味专精”出处的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  中医各家学说  药味  中国医学史  卫生宝鉴  小标题  李东垣  用药  心法  王好古 
描述:《汤液本草》卷上在“东垣先生用药心法”标题下,有个“药味专精”的小标题。在这个小标题内是讨论药味专精的问题。大意是:“凡药之昆虫草木,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矣;失其时,则气味不全矣。”并在小标题开头引用“至元庚辰六月”诊治许伯威病例用药来说明之。“至元庚辰”是什么时候呢?
全文:《汤液本草》卷上在“东垣先生用药心法”标题下,有个“药味专精”的小标题。在这个小标题内是讨论药味专精的问题。大意是:“凡药之昆虫草木,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矣;失其时,则气味不全矣。”并在小标题开头引用“至元庚辰六月”诊治许伯威病例用药来说明之。“至元庚辰”是什么时候呢? 元代有两个“至元庚辰”。第一个在公元1280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题吴普述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史  中医典籍 
描述: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
全文: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孙氏所辑的《神农本草经》,因此孙氏在其书名下,题署吴普等述。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兹讨论如下:
对姚振宗关于《名医别录》考证的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对姚振宗关于《名医别录》考证的质疑
上页 1 2 3 ... 6 7 8 ... 23 24 25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