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液本草》中“药味专精”出处的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 中医各家学说 药味 中国医学史 卫生宝鉴 小标题 李东垣 用药 心法 王好古
-
描述:《汤液本草》卷上在“东垣先生用药心法”标题下,有个“药味专精”的小标题。在这个小标题内是讨论药味专精的问题。大意是:“凡药之昆虫草木,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矣;失其时,则
-
全文:《汤液本草》卷上在“东垣先生用药心法”标题下,有个“药味专精”的小标题。在这个小标题内是讨论药味专精的问题。大意是:“凡药之昆虫草木,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矣;失其时,则
-
王好古著述年代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甲子 本草 阴证略例 中医各家学说 中国医籍考 元代 艺文志 四库全书 王好古 河北省
-
描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赵洲人(即今河北省赵县)。他的著作很多。据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所载,有《汤液本草》、《汤液大法》、《医垒元戎》、《阴症略例》、《癍论萃英》、《钱氏补遗》、《此事难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以下简称《医籍考》)卷三十方论引熊均说王好古著有《活人节要歌括》、《三备集
-
全文:》。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以下简称《医籍考》)卷三十方论引熊均说王好古著有《活人节要歌括》、《三备集》、《癍
-
《证类本草》陶序和《名医别录》历史关系之辨析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名医别录》 考证
-
描述: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把“名医副品”一词多加改动,从而产生一些误解:一是认为“名医副品”365种药来自一本现成《名医别录》
-
全文: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
-
《五十二病方》药物灶末灰、灶黄土、罋■处土、■土、井中泥、冻土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千金方 后方 本草经 说文 黄土 本草拾遗 陶弘景 冻土 伏龙肝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灶末灰《病方》57行:“狂犬啮人者,取灶末灰三指撮口口水中,以饮病者。”《病方》58行注④释“灶末灰”为“伏龙肝”。笔者认为“灶末灰”即是本草的“灶中热灰”,它不是“伏龙肝”。“伏龙肝”乃是灶中的黄土。《本草拾遗》云:“灶中热灰,和醋,熨心腹冷气痛及血气绞痛,冷即易。”《肘后方》卷七:“凡犬咬人
-
全文:1.灶末灰《病方》57行:“狂犬啮人者,取灶末灰三指撮口口水中,以饮病者。”《病方》58行注④释“灶末灰”为“伏龙肝”。笔者认为“灶末灰”即是本草的“灶中热灰”,它不是“伏龙肝”。“伏龙肝”乃是灶中
-
《本草纲目》“甘家白药”条文错简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解 错简 车前 霍乱 条文 政和本草 毒物 本草纲目 白药 半夏
-
描述:《本草纲目》卷十八下草部白药子条下附录中有“甘家白药”。《纲目》注出典为“拾遗”,并引藏器曰:“味苦,大寒,有小毒。解诸药毒,水研服,即吐出。未尽再吐。与陈家白药功相似。二物性冷,与霍乱下痢相反。出
-
全文:《本草纲目》卷十八下草部白药子条下附录中有“甘家白药”。《纲目》注出典为“拾遗”,并引藏器曰:“味苦,大寒,有小毒。解诸药毒,水研服,即吐出。未尽再吐。与陈家白药功相似。二物性冷,与霍乱下痢相反。出
-
《本草纲目》标注《本经》药物总数的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
描述:《本草纲目》采集《神农本草经》药物总数究竟是多少?名称是什么?现就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本草纲目》(此以合肥张绍棠刻本影印,并非善本)来研究。 《纲目》卷一第350页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说:“《神农本草经》三百四十七种,除并入一十八种外,草部一百六十四种,谷部七种,菜部一十三种,果部一十一
-
全文:《本草纲目》采集《神农本草经》药物总数究竟是多少?名称是什么?现就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本草纲目》(此以合肥张绍棠刻本影印,并非善本)来研究。 《纲目》卷一第350页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
-
全文: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
-
前三三与后三三
-
作者:
悟寂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寺 五台山 报恩寺 般若 憨山德清 禅师 景德传灯录 高僧传 文殊 彼岸世界
-
描述:“均提相送出精蓝,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至今谁解话三三。”(《清凉山志》卷八)这首诗为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所作。德清(1546—1623),俗姓蔡,父彦高,母洪氏,字澄印,号憨山,南京全椒(今安徽境内)人。德清十二岁上出家于报恩寺,依西林和尚。十九岁上剃发于无极大师。二十八岁春正月抵五台。“至
-
全文:“均提相送出精蓝,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至今谁解话三三。”(《清凉山志》卷八)这首诗为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所作。德清(1546—1623),俗姓蔡,父彦高,母洪氏,字澄印,号憨山,南京全椒(今
-
贺绿汀传(选载)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游击队 上海音乐学院 民间音乐 社会主义 审判 音乐形象 贺绿汀 音乐家 毛泽东思想 战士
-
描述:卷头语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凡是去上海看过那天电视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我也是在这一天认识贺绿汀同志的。像贺绿汀同志那样,把一场对他的审判,变成对审判者的审判,就我有限的见闻,在"文革"中还没有第二个。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到报社工作,与贺绿汀同志有了较多接触,每接触一次,我的这个想法就加
-
全文:卷头语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凡是去上海看过那天电视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我也是在这一天认识贺绿汀同志的。像贺绿汀同志那样,把一场对他的审判,变成对审判者的审判,就我有限的见闻,在"文革"中
-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题吴普述质疑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史 中医典籍
-
描述: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
-
全文:》),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孙氏所辑的《神农本草经》,因此孙氏在其书名下,题署吴普等述。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兹讨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