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椒人习俗,春节为重。腊月三十,家家忙过年。许多人家中午是不吃饭的。从早上开始就忙炸糕果、做糖食、炸圆子、炸豆腐果子、煎鸡蛋皮包菜饺子、煮鸡鸭。一时砧板声此起彼伏。三十的年夜饭准备毕,人家一般都把果品、酒杯摆在炉井上,酒杯斟上点酒。谓之“迎新灶”。先拜灶神老爷,然后摆上糕、枣子拜老天爷。取瓦盆,
-
全文:钱。插松枝、竹枝、芝麻秆子于檐下,谓之“节节高”;在堂房上放一炭火盆,谓之“旺相”。此时,开始在门头上贴五福,大门贴春联,燃鞭炮,放焰火。椒人有抢过年的习俗,鞭炮鸣毕,关门吃饭,家长说“过年了”,然后
-
市级非遗——手狮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左手持球,右手持镗,镗的颈部有几个铁环,抖动起来,铿锵有力,即可增加手狮的威武气氛,引球者以高喊“呃”为
-
全文:左手持球,右手持镗,镗的颈部有几个铁环,抖动起来,铿锵有力,即可增加手狮的威武气氛,引球者以高喊“呃”为号,指挥舞狮者一起动作,流传至今。表演时,先在场地中央放一张桌子,引球者持球绕场一周,俗称“打场
-
中秋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邑志载:“八月十五中秋,作月饼相遗,取义团圆。是夕宴饮望月,以豆角、菱藕、瓜饼祀之。”中秋赏月,一般人家在庭院中设个小桌即可拜月。桌上的供品为毛粟子、菱角、石榴、莲蓬、葡萄、西瓜等时令果品。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全椒月饼是烧烤方式做成的,酥皮五仁芯,外皮上还贴有一方块小红纸。全椒传说,元朝末
-
全文:。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全椒月饼是烧烤方式做成的,酥皮五仁芯,外皮上还贴有一方块小红纸。全椒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通知全椒人八月十五“杀鞑子”。朱元璋将密令做成一方纸,上盖大印,为防泄漏,贴在月饼上
-
县级非遗——安徽大鼓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徽大鼓又称“说大书”,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说唱艺术,以演唱长篇小说、演义、革命故事为主,由一人说唱,说和唱并重。演唱者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木质打板(又称伢子)或铜制月牙形钢板(又称鸳鸯板)将一个匾鼓放在一个用六根竹子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唱,夹唱夹叙交叉进行,它以说唱结合的曲
-
全文:鸳鸯板)将一个匾鼓放在一个用六根竹子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唱,夹唱夹叙交叉进行,它以说唱结合的曲艺表演形式,大鼓流入我县年代,无史可考,据老艺人回忆,在清末,我县沿河三镇已有唱大鼓艺人出现,大鼓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志》)。 新中国成立前,城内主要街道为石条街,路中采用横石,两侧直石铺砌,横石下为阴沟,石上有往来车辙两道,街宽2~3米,最宽的南门大街(今新华路)也仅4米左右,城内街道全长6000多米。 1.东门大街 东门大街
-
县级非遗——婚丧嫁娶习俗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此习俗一直流传于全椒民间,具体起始年代已不可考。建国前,婚礼习俗有订婚、过大礼、通信礼、陪嫁妆、娶亲、抢亲、拜堂、呼号、席次、磕头、闹洞房、回门、复门、谢媒等。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规定男女婚姻自主。男女结婚的,一般大多经过事前了解熟悉过程,婚嫁形式也大大从简。 丧葬习俗有报老
-
全文: 此习俗一直流传于全椒民间,具体起始年代已不可考。建国前,婚礼习俗有订婚、过大礼、通信礼、陪嫁妆、娶亲、抢亲、拜堂、呼号、席次、磕头、闹洞房、回门、复门、谢媒等。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
-
县级非遗——双条大鼓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双条大鼓”俗称“双人大鼓”是由两个人表演的大鼓书,演唱时两人分别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木质搭板(伢子),将两面匾鼓分别放在两个六根小竹竿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唱,有乐队伴奏,它属于说唱结合的曲艺表演形式,流行于全椒广平、卜集、古河及巢湖油坊集、苏湾一带。“双条大鼓”何时流入我县,无史可
-
全文: “双条大鼓”俗称“双人大鼓”是由两个人表演的大鼓书,演唱时两人分别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木质搭板(伢子),将两面匾鼓分别放在两个六根小竹竿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唱,有乐队伴奏,它属于说唱
-
县级非遗——生育、生日、造房、乔迁习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生育习俗”有报喜、做朝、抓周和做十岁等。生 日 习 俗小孩过生日吃煮鸡蛋,成人过生日,全家欢聚一堂吃“长寿面”,晚辈则买些糖食、果品、生日蛋糕以示孝敬。造房习俗主要包括房屋的选址、座向、下脚、形状、上梁等。乔迁即搬家之意,即在搬家之日,亲友们送上贺礼表示祝贺,谓之“乔迁之喜”。
-
全文: “生育习俗”有报喜、做朝、抓周和做十岁等。生 日 习 俗小孩过生日吃煮鸡蛋,成人过生日,全家欢聚一堂吃“长寿面”,晚辈则买些糖食、果品、生日蛋糕以示孝敬。造房习俗主要包括房屋的选址、座向、下脚、形状、上梁等。乔迁即搬家之意,即在搬家之日,亲友们送上贺礼表示祝贺,谓之“乔迁之喜”。
-
县级非遗——全菊制作技艺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菊后称“滁菊”,有金芯玉瓣之美誉,全国四大名菊(全椒的全菊、黄山的徽菊、亳州的亳菊、杭州的白菊)全菊居首。全椒菊花出于明朝,到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我县三合,马厂、复兴一带农户始大量种菊花
-
全文: 全菊后称“滁菊”,有金芯玉瓣之美誉,全国四大名菊(全椒的全菊、黄山的徽菊、亳州的亳菊、杭州的白菊)全菊居首。全椒菊花出于明朝,到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我县三合,马厂、复兴一带农户始大量种菊花
-
县级非遗——高跷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高跷”因流传于六镇、东王、草庵一带山村,又叫做《山村高跷》。据传说,清朝末年地方有一位习武的江湖艺人,勤奋好学,身手娇健,擅于杂耍。他根据农村雨天出行穿的板履子特色,用硬质树制成独脚
-
全文: 全椒“高跷”因流传于六镇、东王、草庵一带山村,又叫做《山村高跷》。据传说,清朝末年地方有一位习武的江湖艺人,勤奋好学,身手娇健,擅于杂耍。他根据农村雨天出行穿的板履子特色,用硬质树制成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