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荆楚岁时记》云:“1">七月七日,为牵牛郎织女聚会之夜。”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织女为天女,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并抚养一对儿女。玉帝闻之命天神将织女从凡间捉回天廷,牛郎急忙用箩筐挑着一对儿女随之追赶。王母娘娘用发簪在天空划出一
-
全文:《荆楚岁时记》云:“1">七月七日,为牵牛郎织女聚会之夜。”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织女为天女,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并抚养一对
-
全椒方言
-
作者:
个、本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话是北方官话中的江淮方言(或下江官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别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粤语那样,随意造字。但是方言词汇肯定不少,地当南北,留下了很多方言的印记。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蜕变为官话区了。(一)名词
-
全文::你尻我各四? 撇:说某种语言很生硬。 例:各能不要撇普通话了。 迟:用刀划开,如迟鱼。 过:动物生产,如过小狗 决:骂。 掀:我们方言特指把东西倒掉。 赞:1、特指两个较硬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派人回家兴建此门楼。自此,四门已齐,分别是德威、德明、永济、永安。城倚覆釜山,三面临襄河,南面有城濠,四郊均植桑。《清一统志》:覆釜山在县署北,“形如覆釜,故名。城跨其上,为县治主山。”清人吴国鼎登覆
-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
全文:委婉、细腻、抒情的特色,其歌词语言包含浓郁的吴楚方言。《稻板浆》、《风摆柳》、《四句猜猜》、《张家大姐真是好》等 1、参加全县每年的送戏下乡、春节晚会等系列文化活动。 2、参加2006年
-
县级非遗——老柴龙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四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张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能工巧匠,按图制成老灯,随即召集族人挨家挨户玩起龙灯。一年后,他喜得贵子,取名晋永善。当地人都说晋永善是老
-
全文: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四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张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
-
县级非遗——法王寺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大法王寺原名“古河大王庙”,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咸丰二年重建,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始初古河人只是在码头旁边建立龙王庙祭祀龙神以求神保佑行船安全,后来船运盐帮颜性、蔴帮马姓发动船民筹款赞助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
-
全文: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环境非常幽静,大雄宝殿内塑传说中的水下龙宫中的大王老爷,又称金龙四大王。寺内常住十多位僧人。来往
-
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来全“走太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2月15日,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黄先有主任应全椒县文广新局邀请来全“走太平”,体验全椒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风情。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的第一大民俗活动。每年这一天,从凌晨到子夜,四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
-
全文:,从凌晨到子夜,四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走太平的人们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
-
生日寿礼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一)做朝 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第九天或第12天为贺日,亲友可根据对方报喜鸡蛋的数目(男孩单数、女孩双数)置办祝贺礼。礼品一是产妇的滋补品,二是婴儿的箩窝(摇篮)、包被和衣物等。 (二)抓周和做十岁 婴儿长到了一周岁或十周岁时,亲朋应邀祝贺,礼品有衣服、布料、鞋帽、项圈、长命锁、手镯、脚镯等
-
全文:,好学上进,出人头地;若抓糕,便称赞孩子长大一定“步步登高”,皆是吉利话。 (三)过生日 小孩过生日吃煮鸡蛋,成人过生日,全家欢聚一堂吃“长寿面”,晚辈买些糖食、果品,生日蛋糕孝敬。(四)做寿
-
县级非遗——赤镇龙舟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赤镇龙舟会”,是流传于全椒沿河三镇(古河、广平、赤镇)的地方民俗,建国前后沿滁河的人们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头于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开展龙舟会。龙舟会由红黄青白紫五色龙舟沿着沿河遨游组成,每条龙舟上各有水手十五人,其中有十二人分坐船的两边手执单桨,齐心协力向前方划动,一人掌舵,一人打锣鼓,
-
全文:头的头巾和身穿的背心短裤按龙的颜色而定。在龙舟上用布和篾扎成的龙头、龙身、龙尾,成拱型,龙髯、飘洒水面,龙眼烔烔发光,龙门四方高挂五彩球,桨手们按锣鼓节奏左划右起,慢打轻划,紧打快划,龙舟轻漂漫荡
-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
全文: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有一老道云游到此,目不忍睹,动了恻隐之心,便在街东头一棵百年老银杏树下打坐作法七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