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新闻(62)
按栏目分组
全椒非遗 (43)
全椒风情 (13)
全椒特色文化 (5)
全椒老城 (1)
按年份分组
2017 (59)
2016 (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2)
相关搜索词
县级非遗——赤镇龙舟会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赤镇龙舟会”,是流传于全椒沿河三镇(古河、广平、赤镇)的地方民俗,建国前后沿滁河的人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头于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开展龙舟会。龙舟会由红黄青白紫五色龙舟沿着沿河遨游组成,每条龙舟上各有水手十五人,其中有十二人分坐船的两边手执单桨,齐心协力向前方划动,一人掌舵,一人打锣鼓,
全文:    “赤镇龙舟会”,是流传于全椒沿河三镇(古河、广平、赤镇)的地方民俗,建国前后沿滁河的人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头于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开展龙舟会。龙舟会由红黄青白紫五色龙舟沿着沿河遨游组成
寒食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随从介子推。晋文公流亡回国登基后,重奖流亡随从。独“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并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他,派人去请,介子推坚辞不出,并不
全文: 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随从介子推。晋文公流亡回国登基后,重奖流亡随从。独“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并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他,派人去请,介子推坚辞不出,并不
演春与鞭春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全文:,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之学。全椒演春、鞭春习俗保留了历代迎春活动的基本模式。时间为两天。前一天为“演春”,立春
[0图]全椒县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为继承和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9月24日,全椒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罗林红带队,非遗办工作人员深入石沛镇挖掘尹记麻油的生产制作工艺。    尹记麻油在当地远近闻名,远销到上海等地,该产品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百年以上,2014年12月被商务部门认定为“安徽老字
全文:,远销到上海等地,该产品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百年以上,2014年12月被商务部门认定为“安徽老字号”品牌。非遗办工作人员实地察看了尹记麻油的手工制作流程,详细询问了其历史沿革、产品用品、行规习俗、传承状况等,拍摄了相关图片,为今后的保护、传承、申报工作收集了翔实资料。
县级非遗——高跷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棍高跷,高度为一米,技艺提高的基础上,高跷的高度逐步升高到1.5米至2米。前期踩高跷均为男士,一般4
全文:棍高跷,高度为一米,技艺提高的基础上,高跷的高度逐步升高到1.5米至2米。前期踩高跷均为男士,一般4人同演,扮演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等角色,手持道具,踩着锣鼓点变换队形,表演,于村庄、集镇、街道及
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来全“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2月15日,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黄先有主任应全椒县文广新局邀请来全“走太平”,体验全椒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风情。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的第一大民俗活动。每年这一天,从凌晨到子夜,四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
全文:游览观光。    黄主任文广新局关敬文局长等人的陪同下一起走太平,与全椒群众一起感受了走太平盛况,他说:吴敬梓故里一天有50万人走太平,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只能用‘震憾’两字来概括。”黄主任还详细
全椒文化馆拍摄非遗影像资料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4月20日星期天,全椒县文化馆组织非遗保护中心人员深入二郎口镇,拍摄县级非遗曲艺项目双条大鼓和门歌影像资料。    双条大鼓是由两个人表演的大鼓书,演唱时两人分别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木质搭板,将两面匾鼓分别放在两个六根小竹竿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
全文:。    门歌,旧时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唱歌得名,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即兴编唱。建国后,表演形式上有所改变与发展,由沿门乞讨
全椒佛教文化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全文:《全椒县志》,全椒区域存在过的寺庙、庵堂等古佛教建筑多达109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寺有三座:南朝的龙山寺、唐朝的神山寺和隋朝的三塔寺;从事佛教活动的高僧也有很多,著名的如梁朝的宝志公、明末的憨山、清末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
全文: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峒。”    相传很久以前,洞的四周遍地林木葱茏茂密,绿荫葱葱,苍翠欲滴,远眺似彩云笼罩,近观
冬 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清邑志均云:冬至,略效元旦,相庆贺。全椒人极为看重冬至。冬至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全椒“数九歌”有: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又称进九,是冬天的来临。全椒民谚“冬至大似年”,把冬至这一天看作和春节一样重要。冬至和春节、端午
全文:。冬至又称进九,是冬天的来临。全椒民谚“冬至大似年”,把冬至这一天看作和春节一样重要。冬至和春节、端午、中秋并为四大节。冬至是农历十一月,即公历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北半球来说
上页 1 2 3 4 ... 5 6 7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