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新闻(5)
按栏目分组
全椒非遗 (3)
全椒特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7 (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5)
相关搜索词
[0图]全椒中学
作者: 陈静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徽省全椒中学坐落于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的安徽省全椒县,学校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6所中学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和滁州市重点中学。学校始建于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的全椒学宫和明代嘉靖年间的望阳书院。1958年定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1961年郭
全文:约为90000平方米,包括3栋教学楼、2栋行政楼、3栋实验楼、5栋宿舍楼和1栋餐厅楼、1栋图书馆以及运动场(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足球场,完全符合国际比赛的场地要求)、道路、围墙、大门
全椒太平文化
作者: 徐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太平文化彰显着全椒千年民俗的传承。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第一大民俗。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倾城男女老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县城东门外的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人称之为“正月十六走太平”。(一) 太
全文:停息。大概是全椒将此楚地共有的风俗,融合于全椒独特的文化内涵,集合了吉祥祈福的心理暗示,而得以流传不衰。使得全椒“走太平”,成为楚地走太平民俗的“活化石”,也成为中华民俗史上的奇观。  民国《全椒县
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翠兰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让歌声永远飘荡在滁河两岸              ——记“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翠兰    她,是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她,有着悦耳动听的歌喉;她就是全椒东部民歌第三代歌手——孙翠兰。5岁时,随叔祖母学唱,十五岁即登台演唱,在当地小有名气。50至70年代,先后多次参加界首乡、全椒县、滁县地区、
全文:家常,在问及民歌传承时,孙翠兰回答说:“东部民歌、田歌的影响十分广泛,传唱范围也十分广泛,叔叔、婶婶曾多次参赛并获奖,给东部民歌作了很好的宣传,但这还不够,依然要扩大其影响范围,对于民歌的传承问题,我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玉昆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让酥笏之香飘久远――记“马厂酥笏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昆     追源历史,王氏家族的酥笏牌传承始于1754年左右,王玉昆已经是第十一代传承人,这200多年的接力,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王玉昆小时候经常跟在父亲后面做下手帮忙,深深体会到其辛苦与不易。高中毕业后,他曾一度想出去闯闯,但由于条件
全文:多,而且每一步都很重要,仅看文字描述是学不好酥笏牌制作的,必须师傅手把手的教授,在实践中学习,技艺才能提升。    至于传承,王玉昆认为这是目前酥笏牌发展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以前,因为旧时封建思想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全文:。    六、面临问题    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工作仍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保护经费不足。县财政拨付的非物质文化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