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勿“借珠卖椟”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书 为人民服务 争夺市场 精神生产领域 过度包装 平装书 花枕头 中外合资 《论语》 装帧设计
-
描述:古有“买椟还珠”的故事,讽刺不识货的买主,取舍不当。如今更有卖主玩“借珠卖椟”的把戏,用以敛取钱财。 我这个“发现”,是从前几年中秋节展开的“月饼大战”中得到的。其时,一些商家为了争夺市场,拼命在包装上玩花样。月饼盒本来一般都是纸盒,现在则是塑料盒、铁盒、合金盒、竹盒、锦盒、漆盒……五花八门,应有尽
-
全文:在包装上玩花样。月饼盒本来一般都是纸盒,现在则是塑料盒、铁盒、合金盒、竹盒、锦盒、漆盒……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而且,在材料、工艺上,相互攀比,力争高出他人一头,以至“水涨船高”,月饼盒的光彩远远胜过月饼
-
《五十二病方》百草末、屋荣蔡、禾、陈稿、荆箕药物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说文 腋臭 止血 陈藏器 药物 金创 百草霜 人发 五十二病方
-
描述:百草末《病方》8行:诸伤,燔白鸡毛及人发,冶[各]等,百草末八灰,冶而……饮之。陈藏器云:“百草灰,主腋臭及金创,五月五日采露取之一百种,阴干,烧作灰,以井华水为团,重烧令白,以酽醋和为饼,腋下挟之,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
-
全文:,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刮傅疮上。”《本草图经》:“灶额上墨名百草霜,并主消化
-
《神农本草经》目录的讨论(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草 入中 白字 益气 《本经》 目录 集注》 《神农本草经》 下品
-
描述:三、对照《本经》序文三品定义来确定《本经》药物三品位置 《本经》云:“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但《证类本草》目录白字本经药,经统计,上品是一百四十一种,多二十一种;中品一百一十三种,少七种;下品一百零五种,少二十种。 为什么会有多有少呢?就是因为三品位置被移动的缘故,使
-
全文:一百一十三种,少七种;下品一百零五种,少二十种。 为什么会有多有少呢?就是因为三品位置被移动的缘故,使《本经》药物三品数字不符。为着使《本经》药物三品数字符合,对《证类本草》白字本经药三品位置,必须重新研究。研究的方法,就是用《证类本草》白字序文上、中、下三品定义,对《证
-
艾晟校<<大观本草>>增补陈承别说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大观本草
-
描述:唐慎微《证类本草》于大观二年(1108),由杭州仁和县尉艾晟校订,增加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的“别说”,及某些方子,并冠以大观年号,更名为《经史证类备急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中国人名大辞典》281页云:“艾晟,宋真州(今江苏仪征)人。字子先,崇宁(1102-1106)进士。政和(1
-
全文:名大辞典》281页云:“艾晟,宋真州(今江苏仪征)人。字子先,崇宁(1102-1106)进士。政和(1111-1117)试广嗣,中一等,擢秘书省校书郎,兼编修六典文学。寻判隰、沣、越三州,所至有声,终考功员外郎。”一般人认为艾晟是医官,并认为《大观本草》是上之朝庭为官刊本。其实艾晟并非
-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 纪念唐本草编成1300周年
-
作者:
尚志钧 谢海洲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唐本草又名"唐新修本草",有时亦称"新修本草",它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编修成功的,距离现在正好是一千三百周年。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集二十余人编修的由国家颁布发行极为完备的药学典籍,所以"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外国最早的药典是纽伦堡政府在公元1542年颁行的,比唐本草晚颁行88
-
全文:本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外国最早的药典是纽伦堡政府在公元1542年颁行的,比唐本草晚颁行883年,由此看来"唐本草"不独是中国最早的药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可是反动政府在1930年编纂的中华药
-
寒食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随从介子推。晋文公流亡回国登基后,重奖流亡随从。独“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并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他,派人去请,介子推坚辞不出,并不知去向。晋文公放火烧山,以期逼其出来相见,不料介子推却“抱木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义,每年此日,家家户户概不生
-
全文::“清明,男女上冢祭扫,以纸钱挂墓,人家插柳,亦戴于首。”清明扫墓习俗全国各地都有,历史也悠久。《礼记》中言,没有赶上出殡的,就到死者墓地行礼,以示歉意。亲人离开家乡,或从外地归来,都应到祖墓上辞行或告
-
从憨山德清的交往看晚明丛林与士林的思想互动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士人 佛学思想 交往 丛林 士林 晚明 个性特征
-
描述: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意识、宗教精神,以至上升到学理形态的宗教理论等等,这些可以概括为宗教思想的内容,乃是在整个人类文明中起重大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宗教思想影响到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情况当然也不例外。陈寅恪曾精辟地指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
-
全文: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这里只谈到佛、道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宗教,实际上历代还形成和流传有各种民间宗教,更有诸多边疆少数民族宗教和陆续输入
-
汪刃锋:性格即命运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黑白木刻 版画家 性格 现代美术 中国现代 版画作品 二十世纪 40年代
-
描述:如果不是翻阅《中国现代版画史1931—1991》、《国统区黑白木刻》等等这样主题明确的版画史書,在一般的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以及现代美术图文类读物中,已经很难见到版画家汪刃锋和他的版画作品了。其实,1940年代在重庆,汪刃锋是一位非常活跃和有影响的版画家。 汪刃锋同时代的版画家朱鸣冈曾如此评价汪刃
-
全文:法,小学毕业后,十五岁开私塾教儿童。1936年汪刃锋曾去过上海,在上海美专的几位木刻家的介绍下,开始了木刻生涯。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汪刃锋离开家来到大别山参加了抗日宣传工作,他在大块梨木板上刻宣传画,并第一次用刃锋当笔名在《大别山文艺》上发表了木刻作品和文章。
-
反映艺术本体演进轨迹 见证社会生活变迁
-
作者:
徐沛君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延安时期 艺术本体 王琦 民间美术 创作年代 捐赠 中国版画 套色木刻 美术作品
-
描述:一 本次展出的版画作品以木刻为主,创作年代跨度达六七十年,延安时期以来的许多木刻佳作得以呈现。 1949年以前的作品如王琦的《难民一群》(1948年作)、汪刃锋的《母亲》(1948年作)以及野夫的《泛区难船》(1948年作),都表现了民众痛苦的灵魂与被践踏的人格,创作中既不回避现实状况的描绘,也重视
-
全文:画家和初学洋画的青年,因此在他们的木刻作品上,一贯地总深留着浓厚的西洋画作风的影响,绝少中国气味,目前要把它一下子转化到中国作风的形式上,显然不会那么容易
-
重阳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九为阳数之极,两阳相聚,故又叫“重阳”。九月已是深秋,时暖时凉,疾病易行,所以重阳节演化为防病健身、健康长寿为旨归的民俗活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载:“1">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除佩带茱萸辟
-
全文::namespace prefix="st1">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除佩带茱萸辟毒,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外,全椒还有登笔峰尖、逛南岳庙的习俗。这个习俗源于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