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关于文艺创作中的婚姻、爱情、道德题材的思考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脱离现实  婚姻  爱情  丈夫  题材  封建伦理意识  妻子 
描述:一次随意的交谈,引发了这个题目。那是在观看新片《鸳鸯楼》以后,几个同志聚在一起闲聊。有同志称赞片中第五家“沙龙”主妇,任劳任怨地为丈夫招待满座的高朋,星期天从下午马不停蹄地忙到深夜,当客人风卷残云般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
全文:地“扫”光家中所有食品以后,她最后只得干嚼方便面充饥,而这一切,由于得到丈夫的体贴和慰藉,她心甘如饴,深夜睡熟的丈夫接朋友电话时,还热情地欢迎他们下星期日“再来,再来”。赞者说,这位妇女已化为丈夫
[1图]酥笏牌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准其所请。故乐韶凤得以善终,卒葬故乡(见明清两代县志)。酥笏牌制作也从乐府流传全椒,并以马厂镇得以保持当年秘传。上世纪五十年,马厂镇酥笏牌传人曾为毛主席祝寿,制作酥笏牌寄到北京,受到中办复函称赞。
丧葬祭奠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我县城乡丧葬仪式大体有汉、回族两种。   汉族丧礼很繁琐,木棺土葬(贫者棺薄,葬得快;富者棺厚,葬得迟),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灵。人死后,先穿衣戴帽抬到床上,一般停一至三日,每晚往土地庙送火一次;晚辈轮流守灵,亲生子披麻戴孝,对前来吊孝者磕头谢孝。然后把死者抬进棺内,谓之“入殓”。封棺时,全家与死
全文:放在床上不超过三天即行安葬。安葬前,用水给死人净身,由阿訇念经举行丧礼。礼毕,把尸体装入“买提匣”(也称经匣)内,抬到坟地。死人放入坑内,用土培成鱼脊形坟堆。   七十年,丧葬风俗有所变革。1975年,县
圆了一个“美”梦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金山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鉴赏  文体  美学特征  八十年代  新时期文学  小说美学  美学研究  海外华文微型小说  理论研究  短篇小说 
描述:辑录新时期文学成果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第一次将微型小说单独列为一卷,使其正式进入文学史,具有破天荒的意义。微型小说虽然古已有之,但一直从属于短篇小说,缺乏独立的身份。过去(二三十年前)的各种文学选本,不仅选它的少,而且多将它放在短篇小说名目之下,有的则称其为随笔、故事。
全文:,厌恶冗长。微型小说“以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大的内容”,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既能以极短的时间引起读者的审美注意,又能给读者留下长时间的审美回味,正吻合这一时背景下“速效刺激”的审美需求,因而得以在全国
微型小说初长成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短篇小说  小小说  中国作家  中国小说史略  小说创作  微型小说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小说鉴赏  优秀作品  二十世纪 
描述:“微型小说”这一名称,在我国虽然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但微型小说——短小的小说,则是古已有之。而且可以说,小说这门艺术的发展,篇幅最初就是短小的,而后才有中篇、长篇。当然,在唐宋以前,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引用桓谭之语所说,这些小说多系“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唐宋以后,短小的小说逐渐摆脱
全文:”的中国现代文学,伴随着大量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的问世,也诞生不少微型小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冰心、叶圣陶、王统照等,都创作过微型小说。郭沫若于1920年1月在《学灯》上发表的《她
弹奏好上海出版的音符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前一段日子,上海出版界开展了关于“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的研讨。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的发源地,它是伴随着近代上海的崛起而形成的。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公元7世纪,宋朝毕 发明活字印刷术,使中国出版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当时的上海刚刚成镇,出版方面少有什么有影响的纪录。直到上一个世纪之交,上海发育成中
全文:海付梓问世。不过,到了上世纪四十年,随着国势的衰败,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上海出版业也盛况不再。全国解放以后,出版格局进行了调整,“商务”、“中华”等著名出版机构迁移北京。上海出版业在全国所占的份额
药地愚者禅学思想蠡探:从「众艺五明」到「俱熔一味」
作者: 廖肇亨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  《东西均》  明代佛教  方以智 
描述:方以智(1611-1671),出家後号药地患者,嗣法曹洞宗觉浪道盛(1592-1659)。其学浩瀚渊博,网罗万有,熔铸多端,自成一格,拒斥将思想实体化。所有的知识来源对於方以智而言,都是值得学习、效法,乃至於运用的药材,在独到的智慧调和之下,绽放出新的辉光与效能。因此对方以智而言,不论儒者、高僧、科
全文:道盛以外,也与当时丛林宗匠,若憨山德清、雪浪洪恩、紫柏?可、密云圆悟等人的思想与学说主张展开积极对话的姿态。一则辨析药地之学术源流,一则见其「明错行」之思想实践,同时也?药地思想在禅学史上寻求一适当的定位。
反映艺术本体演进轨迹 见证社会生活变迁
作者: 徐沛君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延安时期  艺术本体  王琦  民间美术  创作年代  捐赠  中国版画  套色木刻  美术作品 
描述:一 本次展出的版画作品以木刻为主,创作年代跨度达六七十年,延安时期以来的许多木刻佳作得以呈现。 1949年以前的作品如王琦的《难民一群》(1948年作)、汪刃锋的《母亲》(1948年作)以及野夫的《泛区难船》(1948年作),都表现了民众痛苦的灵魂与被践踏的人格,创作中既不回避现实状况的描绘,也重视
全文:停止对木刻艺术本土化的探索。20世纪40年中期,王琦曾发出由衷的感慨:“新兴木刻既然是由外国输入,木刻又是绘画的—种,所以它倒和洋画结下不解之缘,同时,首先去接受它的又不是中国画家,而是一些青年洋
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明代作家吴敬梓的故乡,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独有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城内万人空巷, 四乡八邻、扶老携幼、倾家出动、 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 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为壮观,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以此祈祷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消灾去病、
全文:江浙沪、上至京津塘、下至粤闽桂,皆有人专程到全椒走太平,祈大运。美、澳、意、日、韩、印度、俄、、法、朝鲜、台湾、德等国外友人皆结队前来,每年参与活动的人数已达九十多万人次。2011年印度尼西亚组织
歌哭于斯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全文:门关。只有这里是我认识的长沙,林木苍然,清幽静穆。不过上世纪五十年还有的战壕没有了。过清明不远,有人祭扫过,这从凋谢的鲜花和萎顿的花圈看得出来。公墓明显经修整,不像从前的破败。几十年洞开的存放骨灰的墓穴重
上页 1 2 3 ... 6 7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