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全椒县镇花灯正月十六“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正月十六,全椒县文化馆组织镇花灯参加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安排专人领队,带领花灯队“走太平”并踩街拜年。早上7点半,10个镇花灯队从广电大厦出发,他们边走边以高超的技艺表演了杠上轿、兰花
全文:   正月十六,全椒县文化馆组织镇花灯参加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安排专人领队,带领花灯队“走太平”并踩街拜年。早上7点半,10个镇花灯队从广电大厦出发,他们边走边以高超的技艺表演了杠上轿、兰花
县级非遗——生育、生日、造房、乔迁习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生育习俗”有报喜、做朝、抓周和做岁等。生 日 习 俗小孩过生日吃煮鸡蛋,成人过生日,全家欢聚一堂吃“长寿面”,晚辈则买些糖食、果品、生日蛋糕以示孝敬。造房习俗主要包括房屋的选址、座向、下脚、形状、上梁等。乔迁即搬家之意,即在搬家之日,亲友们送上贺礼表示祝贺,谓之“乔迁之喜”。  
全文:    “生育习俗”有报喜、做朝、抓周和做岁等。生 日 习 俗小孩过生日吃煮鸡蛋,成人过生日,全家欢聚一堂吃“长寿面”,晚辈则买些糖食、果品、生日蛋糕以示孝敬。造房习俗主要包括房屋的选址、座向、下脚、形状、上梁等。乔迁即搬家之意,即在搬家之日,亲友们送上贺礼表示祝贺,谓之“乔迁之喜”。  
县级非遗——王庄地狮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王庄地狮是清朝中叶全椒章辉小王村有一名小伙子创编的,他从小好动,且分聪明灵活,勤学好问,听祖父讲故事,说狮子乃是兽中之王,分雄壮、威武,百兽都朝拜它。他心想,快过年了,如装扮一个狮子玩玩,逗逗村人取乐,多么有趣热闹。于是他就用一只白铁糞箕顶在头上作狮子头,身上围上一个大褂子作狮皮,叫两名小伙子
全文: 王庄地狮是清朝中叶全椒章辉小王村有一名小伙子创编的,他从小好动,且分聪明灵活,勤学好问,听祖父讲故事,说狮子乃是兽中之王,分雄壮、威武,百兽都朝拜它。他心想,快过年了,如装扮一个狮子玩玩,逗逗
县级非遗——荷花灯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荷花灯》源于全椒东部的字镇,产生年代不详。据说很久以前,字地方有一庄户人家五个女儿,采来荷花于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在门前的稻场上边唱边舞,祝福牛郎织女相会。当时前来凑热闹的人群中有五个
全文:    《荷花灯》源于全椒东部的字镇,产生年代不详。据说很久以前,字地方有一庄户人家五个女儿,采来荷花于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在门前的稻场上边唱边舞,祝福牛郎织女相会。当时前来凑热闹的人群中有五个
县级非遗——高跷镗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高跷镗”源于字镇韦庄村闻郢村民组村民张国发祖辈。大约自清代咸丰年间始,传承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玩镗踩高跷在旧社会主要是民间杂技社跑江湖打场子踩街谋生的行当,据第四代传人张广华介绍
全文:     “高跷镗”源于字镇韦庄村闻郢村民组村民张国发祖辈。大约自清代咸丰年间始,传承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玩镗踩高跷在旧社会主要是民间杂技社跑江湖打场子踩街谋生的行当,据第四代传人张广华介绍
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翠兰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让歌声永远飘荡在滁河两岸              ——记“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翠兰    她,是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她,有着悦耳动听的歌喉;她就是全椒东部民歌第三代歌手——孙翠兰。5岁时,随叔祖母学唱,十五岁即登台演唱,在当地小有名气。50至70年代,先后多次参加界首乡、全椒县、滁县地区、
全文:的感受分真切。又因为5岁就随着叔祖母学唱,功底扎实,歌声分空灵,很容易引起听众共鸣,受欢迎度很高。    孙翠兰的叔祖母——石汉秀,是第一代民歌手,分喜爱唱歌。孙翠兰自幼受其影响,对民歌充满热情
县级非遗——法王寺庙会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大法王寺原名“古河大王庙”,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咸丰二年重建,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始初古河人只是在码头旁边建立龙王庙祭祀龙神以求神保佑行船安全,后来船运盐帮颜性、蔴帮马姓发动船民筹款赞助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
全文: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环境非常幽静,大雄宝殿内塑传说中的水下龙宫中的大王老爷,又称金龙四大王。寺内常住多位僧人。来往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
全文: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全文:集》,集中109首民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全椒漫长的历史风貌。个中民歌劳动号子更显全椒人民生产劳动的地方特色,方式的存在,号子相伴而存,传唱传承不息。     一、丰富的内容与传唱形式:1、全椒民歌从地理位置上
县级非遗——马厂羊肉面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相传一百多年前,王氏祖先在马厂老街开了一个面馆,因其善熬羊汤、熏烹羊肉,熬制的羊肉面口感独特、上乘,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上的冬季特产名吃,代代相传,传承至今。    将本地养殖的山羊宰杀后,用开水汤去羊毛,开膛去污洗净后放到盛有山泉水的特制大铁锅中,烧煨4—5个小时直至烂熟,再将羊肉去
全文:食品,香飘里,群众喜爱,尤在冬季人们争相食用。现北京、合肥、南京、蚌埠、马鞍山等地均开设“马厂羊肉面馆”,马厂羊肉面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