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翠兰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歌声永远飘荡在滁河两岸 ——记“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翠兰 她,是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她,有着悦耳动听的歌喉;她就是全椒东部民歌第三代歌手——孙翠兰。5岁时,随叔祖母学唱,十五岁即登台演唱,在当地小有名气。50至70年代,先后多次参加界首乡、全椒县、滁县地区、
-
全文:特等奖,她的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近年来,孙翠兰活跃在全椒文化舞台上。2009年,参加了主题为“十里花海 秀美乡村”中国·全椒桃花节(赏花篇)开幕式,用原生态歌声热情欢迎四方赏花游客;2010年参加
-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
全文:《全椒县志》载:“二月初二日,东乡百子楼(界首境内)为村民交易农器之所,赛会者不下千人,土人所制乌杆,尤为利市。于耜举趾,饶有古风。” 千余年来,二月二龙抬头赶界首庙会已成为界首周边乡镇和比邻的和县
-
省级非遗——走太平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县位于安徽东部江淮丘陵区,江淮分水岭南侧。境内西北为低山丘陵区,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圩区,全椒地形由北向南逐渐低倾。全椒环境独特,历史悠久,西汉建县,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走太平正是在这片文化热土上蕴育而成的。走太平又名全椒走太平,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已
-
全文:悬,皎如白日。坐桩求子:求子桩旁围满已婚女子,刚过门小媳妇争相坐桩求子,沿习至今;太平井中投掷硬币:人们向太平井中投硬币,追思东汉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县官刘平,求今年财运亨通。民间传统文艺活动:大棚内玩
-
全椒文化馆开展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拍摄工作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全椒县文化馆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8月4至6日,该馆深入石沛镇周岗村全椒民歌传承人茆帮霞和十字镇全椒民歌传承人孙翠兰家中,拍摄申报省级传承人相关音像资料。 全椒
-
全文:岗村全椒民歌传承人茆帮霞和十字镇全椒民歌传承人孙翠兰家中,拍摄申报省级传承人相关音像资料。 全椒民歌犹如烂漫心花,绚丽多彩,开遍全县村镇山洼水乡,有高亢嘹亮的山歌、秧歌,有铿锵有力的田歌和劳动
-
省级非遗传承人——茆帮霞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山间飞出一支百灵鸟 ――记全椒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茆帮霞 “细雨朦朦柳丝长,布谷声声唱插秧……”“三月里来农事忙,阿妹插秧阿哥帮,热火朝天背朝上,一马当先抢时光,日头渐渐移西边,插了一田赶二田。一插插得天边绿,双肩挑回丰收年。”每到插秧的季节,山间地头上总是萦绕着这样优美动人的歌声
-
全文:了一田赶二田。一插插得天边绿,双肩挑回丰收年。”每到插秧的季节,山间地头上总是萦绕着这样优美动人的歌声,原来又是那只山间的百灵鸟---茆帮霞在轻轻吟唱。这歌声处处充溢这安徽全椒的味,内容如此纯朴,曲调
-
县级非遗——高跷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高跷”因流传于六镇、东王、草庵一带山村,又叫做《山村高跷》。据传说,清朝末年地方有一位习武的江湖艺人,勤奋好学,身手娇健,擅于杂耍。他根据农村雨天出行穿的板履子特色,用硬质树制成独脚
-
全文: 全椒“高跷”因流传于六镇、东王、草庵一带山村,又叫做《山村高跷》。据传说,清朝末年地方有一位习武的江湖艺人,勤奋好学,身手娇健,擅于杂耍。他根据农村雨天出行穿的板履子特色,用硬质树制成独脚
-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
全文:集》,集中109首民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全椒漫长的历史风貌。个中民歌劳动号子更显全椒人民生产劳动的地方特色,方式的存在,号子相伴而存,传唱传承不息。 一、丰富的内容与传唱形式:1、全椒民歌从地理位置上
-
县级非遗——老柴龙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四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张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能工巧匠,按图制成老灯,随即召集族人挨家挨户玩起龙灯。一年后,他喜得贵子,取名晋永善。当地人都说晋永善是老
-
全文: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四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张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
-
县级非遗——安期洞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期洞庙会”习俗沿续至今,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延及全椒县周边诸多县、市。安期洞,也叫安鸡洞,位于全椒县十字镇西北边缘大栖山半山腰。洞口西南向,约有八九、平方米、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的生日、大栖山四方民众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此俗也叫“走山头”
-
全文: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的生日、大栖山四方民众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此俗也叫“走山头”,乃椒陵北乡独有的传统。近年来,安期洞庙会盛况空前,焚香叩拜求仙水,洞中探幽访仙游。安期洞庙会
-
市级非遗——手狮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六镇手狮原由布扎制而成,长约2尺,艺人扛在肩上表演,后在我地表演过程中加以变革,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竹篾扎、彩纸糊饰而成。狮身长约3尺。手狮舞表演一般由五人组成,一人引球,四人舞狮,原先引球人左手持球,右手持镗,镗的颈部有几个铁环,抖动起来,铿锵有力,即可增加手狮的威武气氛,引球者以高喊“呃”为
-
全文:子”。接着引入四手狮分立四方向观众行礼参拜,称“拜门子”。然后在引球者的指挥下进行表演。传统动作有:“绕花”、“苏秦背剑”、“地趟”、“盘桌拐”、“倒立旋转”、“过江”、“金鸡独立”等。表演至高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