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现太平军入闽史料《粤匪记》
-
作者:
林虹 来源:福建文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福建 同治 新发现 太平军 太平天国 粤匪 汪海洋 史料 上杭县
-
描述:同治三年(1864)六月,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失陷,九月二十五日,幼天王洪天贵在江西石城被俘。九月间,侍王李世贤(1834~1865)带领太平军余部占领漳州。直到第二年五月十三日天将丁太阳降清的九个月里,太平军在福建继续与清军作战。这段事实虽然有零星的记载,但未见较完整原始
-
全文:同治三年(1864)六月,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失陷,九月二十五日,幼天王洪天贵在江西石城被俘。九月间,侍王李世贤(1834~1865)带领太平军余部占领漳州。直到第二年五月十三日天将丁太阳降清的九个月里,太平军在福建继续与清军作战。这段事实虽然有零星的记载,但未见较完整原始
-
《新修本草》药物合并与分条对药物总数的影响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物总数 新修本草 本草经集注
-
描述: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并加以说明,可以证实药物总数,并非用730种,和新增114种相加而成
-
全文: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
-
话说“调查公司”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商标注册 社会 良心 调查所 公司 隐私权 执法机关 行当 私人侦探
-
描述:池》,讲到社会行业众多,用的还是一百二十行。明无名氏的《白兔记》,提到各种做买卖的,则已称三百六十行。
-
全文:池》,讲到社会行业众多,用的还是一百二十行。明无名氏的《白兔记》,提到各种做买卖的,则已称三百六十行。由此可见,行业
-
荣誉不可矮化和异化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中国文化 突出贡献 矮化 帽子 社会风气 社团 评价标准 杰出贡献 异化
-
描述:评比评奖活动过多过滥,乱象丛生。不少奖项是一手交钱,一手拿奖,各种荣誉称号论斤称两地出售,严重地破坏了优劣评价标准,败坏了社会风气。基于这一状况,由中纪委牵头,中央有关部委参与,曾在2006年至2009年间,在全国清查各项评比达标项目148405个,结果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高达97.16
-
全文:2009年间,在全国清查各项评比达标项目148405个,结果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高达97.16%,可谓是打了一记重拳。
-
[1图]邢文伟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675年)病死于合璧宫绮云殿,追为孝敬皇帝。]久在内宫不出,不见宫臣。时任太子典膳丞的邢文伟竟敢给太子减伙食,并给太子-:
“臣窃见《礼·戴记》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彻
-
[1图]憨山德清(金刚不坏的肉身)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额“海印寺”。万历二十年(1592年),访达观于房山上方山,同游石经山,巡礼隋静琬所刻石经。得悉静琬塔被僧所卖,达观出资赎回,德清为撰《复涿州石经山琬公塔院记》。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二人飞奔逃逸;第三则称,8日午后,一乔装之外国人将一枚铜元投入东辕门老协记馒头店门前之茶缸。店主发觉异常,遂舀一碗茶请这个外国人饮用,不料竟遭其坚决拒绝。店主认为此人有投毒之嫌疑,遂报警,将其交由
-
走太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明代作家吴敬梓的故乡,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独有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城内万人空巷, 四乡八邻、扶老携幼、倾家出动、 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 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为壮观,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以此祈祷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消灾去病、
-
全文:中国历史上最早、传承时间最长的健身走活动。《汉书》载有"澄日太平"之谚,此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对正月走太平桥这一习俗有专门描述,谓之"走百病",因桥谐音"瞧",走桥即"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