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食疗本草:考异本 食医心镜:重辑本
作者: 尚志钧辑校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食疗本草:考异本 食医心镜:重辑本
余志宏策反程潜
作者: 叶介甫  来源:财经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人  起义  国民党  白崇禧  负责人  长沙市  蒋介石  毛泽东  湖南大学  李达 
描述:1947年初,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余志宏受地下党组织的派遣回到长沙。不久即与健平(地下党长沙市工委负责人)接上了头。1947年暑假,健平带着余志宏来到中共湖南地下省工委所在地与书记“唐
全文:1947年初,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余志宏受地下党组织的派遣回到长沙。不久即与健平(地下党长沙市工委负责人)接上了头。1947年暑假,健平带着余志宏来到中共湖南地下省工委所在地与书记“唐
本草经》“苦菜”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别录  本草经  苦菜  毛传  说文解字注  诗经  益州  尔雅  颜氏家训  礼记 
描述: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全文: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毛传》释云:“荼,苦菜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荼”字云:“苦与荼正
陶弘景集<<名医别录>>的考察
作者: 刘晓龙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药学  名医别录  中医典籍 
描述:《名医别录》是一部古典本草名著。该书在梁·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以前,只是一些分散在多种《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中诸名医增录的药物学资料,待陶氏完成《集注》以后,他才将这些散在的增录资料析出,并整理汇集成《名医别录》一书。
全文:《名医别录》是一部古典本草名著。该书在梁·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以前,只是一些分散在多种《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中诸名医增录的药物学资料,待陶氏完成《集注》以后,他才将这些散在的增录资料析出,并整理汇集成《名医别录》一书。
银州柴胡的原植物再讨论
作者: 刘晓龙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银州柴胡  本草考证  原植物 
描述:本文对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记载的银州柴胡是伞形科植物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本草别说
全文:本文对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记载的银州柴胡是伞形科植物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本草别说
公仆与“家奴”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选刊(中旬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尊严  封建专制制度  县委书记  卢氏县  官场  上下级关系  下级官员  河南省  鄢陵县  异化 
描述: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官场上,上下级关系异化,一些下级官员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显得奴性十足,严重丧失了人格尊严。有报道说,河南省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某的继父去世,他手下的几名乡奔跑数百里,到他的老家鄢陵县去奔丧
全文: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官场上,上下级关系异化,一些下级官员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显得奴性十足,严重丧失了人格尊严。有报道说,河南省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某的继父去世,他手下的几名乡奔跑数百里,到他的老家鄢陵县去奔丧
[0图]话说官场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杂文  中国  当代 
描述:旧时的官场无疑是充满魅力和魔力的地方。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趋之若鹜,因为当官能发号施令,当官能一呼百应,当官能光宗耀祖,当官能财源滚滚。为了谋得一,可以费尽心机、厚颜无耻。为了加官进爵,可以不择手段、厚黑用尽。 本书的作者就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做了特写和展示。
全文:旧时的官场无疑是充满魅力和魔力的地方。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趋之若鹜,因为当官能发号施令,当官能一呼百应,当官能光宗耀祖,当官能财源滚滚。为了谋得一,可以费尽心机、厚颜无耻。为了加官进爵,可以不择手段、厚黑用尽。 本书的作者就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做了特写和展示。
“十剂”来源的探讨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千金方  丹波元坚  徐之才  中国医学史  李时珍  陈藏器  十剂  本草纲目  雷公药对 
描述:凡言“十剂”皆说出于北齐徐之才,此说首见于《本草纲目》以后各家本草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要药分剂》以及各种医学史如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南京中医学院《祖国医学史讲义》等皆从此说。这两种说法
全文:凡言“十剂”皆说出于北齐徐之才,此说首见于《本草纲目》以后各家本草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要药分剂》以及各种医学史如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南京中医学院《祖国医学史讲义》等皆从此说。这两种说法
金陵版《本草纲目》所注“十剂”出处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金陵版  十剂  本草纲目 
描述:金陵版《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所注“十剂”文献出处有下列若干种: 《纲目》卷一308页有“十剂”标题,列举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在每剂之下,附有例证。每个例证开头,均
全文:金陵版《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所注“十剂”文献出处有下列若干种: 《纲目》卷一308页有“十剂”标题,列举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在每剂之下,附有例证。每个例证开头,均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草云:“豆角(?)之荚,其叶谓之藿。”《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叶以
全文:草云:“豆角(?)之荚,其叶谓之藿。”《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叶以为藿。”《唐本草》赤小豆条引《别录》云:“赤小豆,叶名藿。”藿也指豆:《诗·小雅·小宛篇》:“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云:“菽,藿也。”又《诗·豳
上页 1 2 3 ... 19 20 21 ... 26 27 28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