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本草拾遗》的研探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秘书省  证类本草  古今图书集成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李时珍  陈藏器  医学入门  本草拾遗  开宝本草 
描述:《本草拾遗》为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
全文:《本草拾遗》为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本”“本注”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注  唐本 
描述:《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本"、"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本"、"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修《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公.《重广英公
全文:《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本"、"本注"文,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本"、"本注"文,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
《新修本草》药物合并与分条对药物总数的影响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物总数  新修本草  本草经集注 
描述:*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并加以说明,可以证实药物总数,并非用730种,和新增114种相加而成
全文:*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
唐代本草概况及特点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  本草文献 
描述:一、概况 唐代本草,主流方面有《本草》、《蜀本草》;旁支方面有民间药本草、临床药性本草、食物治疗本草、地区性本草、便于读诵或检索本草、便于识别药物的图谱本草及药物炮炙、药物异名、单味药专著等。 1.主流本草 《本草》由政府组织苏敬等22人于公元695
全文:一、概况 唐代本草,主流方面有《本草》、《蜀本草》;旁支方面有民间药本草、临床药性本草、食物治疗本草、地区性本草、便于读诵或检索本草、便于识别药物的图谱本草及药物炮炙、药物异名、单味药专著等。 1.主流本草 《本草》由政府组织苏敬等22人于公元695
谈谈转注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互训  汉字  区别字  音义  偏旁  形声字  音转  同意相受  文字学  安徽省 
描述:六书,惟转注最难明。自以来,释之者逾百家。文字学家从中分出什么“形转”、“义转”、“音转”三派,中国学术谈到“老大难”问题,无过之者。四十年前,安徽省立六中师范科,有文字学,由我承乏,写了
全文:六书,惟转注最难明。自以来,释之者逾百家。文字学家从中分出什么“形转”、“义转”、“音转”三派,中国学术谈到“老大难”问题,无过之者。四十年前,安徽省立六中师范科,有文字学,由我承乏,写了
《名医别录》考(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资料  郑樵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本草经集注  药物  艺文志  陶弘景  书名  名医别录 
描述:1.《名医别录》的产生《名医別录》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题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书·艺文志》亦载《名医别录》书名,但未题著者。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载《名医别录》由陶隐居集。宋代王应麟《玉海》仍题陶氏撰。自此以后,言《名医別录》的作者,皆从郑樵之说,题陶弘景撰。但是郑樵在他的《校仇略·
全文:1.《名医别录》的产生《名医別录》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题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书·艺文志》亦载《名医别录》书名,但未题著者。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载《名医别录》由陶隐居集。宋代王应麟
《本草经》“苦菜”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别录  本草经  苦菜  毛传  说文解字注  诗经  益州  尔雅  颜氏家训  礼记 
描述: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全文: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风·采苓
《证类本草》引“雷公曰”药物出处分析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药物出处  雷公曰 
描述:隋人,乃有言以后药名,或是后人增损之欤!”按苏颂所云,《雷公炮炙论》有后人增删修饰的内容,笔者认为苏
全文:隋人,乃有言以后药名,或是后人增损之欤!”按苏颂所云,《雷公炮炙论》有后人增删修饰的内容,笔者认为苏颂所言可信,这可从《雷公炮炙论》药物出处分析证实之。
[0图]名医别录辑校本
作者: 尚志钧辑校  来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中国 
描述:《名医别录》总结了汉代至魏晋时用药经验,在隋唐时流传较广。尚志钧先生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及《千金翼方》等现有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得上千条资料,经过归并整理,得药七百四十五种,并参证《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千金方》《医心方》《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
全文:《名医别录》总结了汉代至魏晋时用药经验,在隋唐时流传较广。尚志钧先生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及《千金翼方》等现有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得上千条资料,经过归并整理,得药七百四十五种,并参证《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千金方》《医心方》《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
茶叶的背叛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柴米盐油酱醋茶”,茶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按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就是说,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将茶作为生活的饮料了。同时,“客来敬茶”,敬茶又是人们待客的一种最常用的礼仪。“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亲朋间多是以茶待客留客的。这表明,茶
全文:江曾培“柴米盐油酱醋茶”,茶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按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就是说,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将茶作为生活的饮料了。同时,“客来敬茶”,敬茶又是人们待客的一种最常用的礼仪。“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亲朋间多是以茶待客留客的。这表明,茶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