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雷公药对》考略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徐之才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本草经集注  七情  本草纲目  陶弘景  雷公药对  著录 
描述:就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中已提到。兹以敦煌出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1955年群联版,以下简称《集
全文:就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中已提到。兹以敦煌出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1955年群联版,以下简称《集注》)来研究。《集注》2页云:“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乎桐、雷,乃著在篇简。”在此文中,所讲桐、雷,当指桐君、雷公而言。
《本草纲目》引《本草经》文化裁举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本草经  白头翁  白字  举例  蛊毒  小儿  本草纲目  下血  援引 
描述:《本草纲目》援引《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并非原文转录,多数是加以化裁。今以1957年人卫影《本草纲目》(以下简称张本)所引《本草经》文,校以《证类本草》。经过化裁的文字,有84条。兹将化裁文,举例如下。每条先
全文:《本草纲目》援引《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并非原文转录,多数是加以化裁。今以1957年人卫影《本草纲目》(以下简称张本)所引《本草经》文,校以《证类本草》。经过化裁的文字,有84条。兹将化裁文,举例如下。每条先
本草经》矿物药空青等释义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  矿物药  空青 
描述:空青[别名]苏颂《本草图经》:“状如杨梅,故名杨梅青”。《石药尔雅》名青神羽、青汕羽。[基原]本品是铜矿中的一种,主要由碱式碳酸铜构成。因纯度、形状不同,其名称各异.日华子云:“空青,其青厚如荔枝壳,
全文:空青[别名]苏颂《本草图经》:“状如杨梅,故名杨梅青”。《石药尔雅》名青神羽、青汕羽。[基原]本品是铜矿中的一种,主要由碱式碳酸铜构成。因纯度、形状不同,其名称各异.日华子云:“空青,其青厚如荔枝壳,
《本草纲目》注《本草经》文为其它文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校点本  证类本草  别录  紫草  本草经  白字  标记  版本  本草纲目  标注 
描述:《本草纲目》原是以《证类本草》为蓝本撰写的。所以《本草纲目》中的《本草经》文,亦是从《证类本草》中白字本草经文摘录的。所以《本草纲目》全书中,凡录《证类本草》中白字的文字,均标注“本经”二字。由于《证类本草》版本不同,其白字本草经文亦不完全相全。加《本草纲目》版本有60多种。其“本经”标记,因翻刻舛
全文:《本草纲目》原是以《证类本草》为蓝本撰写的。所以《本草纲目》中的《本草经》文,亦是从《证类本草》中白字本草经文摘录的。所以《本草纲目》全书中,凡录《证类本草》中白字的文字,均标注“本经”二字。由于
《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原出于陶弘景之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各种本草  生姜  白字  药物分类  《本草经集注》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  开宝本草 
描述: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全文:》(以下简称《证类本草》)黑底白字的文字。 《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的来源,向上追溯,是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的朱字通过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宋代马志等《开宝本草》、宋代掌禹锡《嘉佑本草》而被保存在《证类本草》中的。
孙星衍辑《本草经》释苦菜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  说文  郭璞  孙星衍  苦菜  尔雅  颜氏家训  王引之  陶弘景  山茶科植物 
描述:孙星衍辑《本草经》卷一,对苦菜条(1955年商务版55—56页)作如下考释云:“案《说文》云:‘荼(注),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
全文:孙星衍辑《本草经》卷一,对苦菜条(1955年商务版55—56页)作如下考释云:“案《说文》云:‘荼(注),苦菜也。’《广雅》云:‘游冬,苦菜也。《尔雅》云:荼,苦菜。’又‘槚,苦荼’。郭璞云:‘树小
本草经》“苦菜”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别录  本草经  苦菜  毛传  说文解字注  诗经  益州  尔雅  颜氏家训  礼记 
描述: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全文: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毛传》释云:“荼,苦菜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荼”字云:“苦与荼正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草云:“豆角(?)之荚,其叶谓之藿。”《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叶以
全文: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草云:“豆角(?)之荚,其叶谓之藿。”《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叶以为藿。”《唐本草》赤小豆条引《别录》云:“赤小豆,叶名藿。”藿也指豆:《诗·小雅·小宛篇》:“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云:“菽,藿也。”又《诗·豳
《五十二病方》与《肘后方》勘比分(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方  本草经  主治症  赤小豆  同用  蛇床子  药性论  痈疽  甘草  五十二病方 
描述:。和《淮南子》所言“甘草主生肌肉”义合。也和《本草经》所言“长肌肉、倍力、金疮肿”义同。又如:赤小豆,《本草经
全文:。和《淮南子》所言“甘草主生肌肉”义合。也和《本草经》所言“长肌肉、倍力、金疮肿”义同。又如:赤小豆,《本草经》谓赤小豆主排痈肿脓血,《药性论》谓赤小豆消热毒痈肿。《小品方》谓赤小豆治诸肿毒,欲作痈疽者,
“神农本草经”佚文考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哈尔滨中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神农本草经”佚文考
上页 1 2 3 4 ... 5 6 7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