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志》)。 新中国成立前,城内主要街道为石条街,路中采用横石,两侧直石铺砌,横石下为阴沟,石上有往来车辙两道,街宽2~3米,最宽的南门大街(今新华路)也仅4米左右,城内街道全长6000多米。 1.东门大街 东门大街
-
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宗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身残志坚 舞动奇迹――记“八朵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宗强 “八色云彩八朵云,求祷龙王并河神,及时赐我甘露雨,丰收不忘降雨恩。”全椒县有这样一位老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曲赋无所不晓,虽是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李宗强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却可以将八朵云演绎得美轮美奂,为这一民间舞蹈倾注自己毕生
-
全文: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李宗强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却可以将八朵云演绎得美轮美奂,为这一民间舞蹈倾注自己毕生的心力。 抗战初期,年仅三岁的李宗强在随父母逃亡途中,右腿不慎跌伤,落下终身残疾,就近读了
-
全椒太平文化
-
作者:
徐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太平文化彰显着全椒千年民俗的传承。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第一大民俗。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倾城男女老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县城东门外的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人称之为“正月十六走太平”。(一) 太
-
全文:,馀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之说,沿习而有此民俗。全椒为楚地,盛行此俗已有一千五百年。考查“走太平”的习俗,在民国时期,还有余响。新中国成立后,渐已废止。黄河以南地区,唯全椒独存此俗,虽在战乱、文革,也未曾
-
[2图]汪尧田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毕业,1947年获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194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世界贸易专业博士学位。
新中国诞生前夕,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汪尧田毅然中断学业,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之后长期从事
-
太平天国余部的抗清斗争
-
作者:
韩学儒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张宗禹 自白书 太平军 天京 抗清斗争 汪海洋 清军 李秀成 捻军
-
描述: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陷落了.不久,军事统帅李秀成也被湘军俘获.李秀成为了活命向湘军头子曾国藩写了一份以瓦解太平天国余部及捻军为中心的长达数万言的自白书.李秀成在自白书中除了对敌人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对太平天国革命大加诋毁,对革命领袖洪秀全肆意诬蔑外,同时还无耻地丑化太平军和革
-
全文:对敌人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对太平天国革命大加诋毁,对革命领袖洪秀全肆意诬蔑外,同时还无耻地丑化太平军和革命人民.他说,太平天国革命初期参加拜上帝会的革命人民"俱是怕死之人".又说,内讧之后太
-
[1图]张贻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月迁回西安。张一直在西北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北大
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化学会陕西分会理事长。他专长物理化学,并对理论化学、高等
理论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定量分析
-
[3图]常宗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成立后回国,先后担任哈尔滨农学院教授、南京农业专科学校教授等职;退休后,还敦促亲友对祖国四化建设多做贡献;1985年因病去世。
-
憨山《庄子内篇注》成书时间辩疑
-
作者:
师瑞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庄子内篇注》 庄学 憨山德清
-
描述: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对老庄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阐发,著有《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和《庄子内篇注》等重要著作。在佛教史和老庄注疏史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地位。憨山作书一般都会有序跋等短文明确说明其著述过程及成书时间,但《庄子内篇注》却是个例外。许多学者在考察憨山《道德经解》
-
全文:《道德经解》之前已经完稿,而于1620年"重述"。憨山大师虽然很早就开始以阅读笔记的形式对《庄子》进行疏解的工作,但是《庄子内篇注》在《道德经解》之前完稿的说法并不能成立。《庄子内篇注》的真正完成时间当在1620-1621年间。
-
重庆复兴关训练
-
作者:
张德琴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训练团 实业计划 中国国民党 受训人员 军事训练 蒋介石 学员 重庆 训练班 抗战胜利
-
描述:30年代,蒋介石先后分别在庐山、峨嵋、珞珈山等地举办各种训练团和训练班,目的都非常明确。1933—1934年的庐山训练,目的是为了消灭在中共领导下的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的峨嵋军事训练团则是为了统一川滇黔军事指挥而使之国军化;1937年,在庐山扩大暑期训练班,目的是统一全国意志,集中全国力量为抗日
-
全文:月成立中央训练团,分期集训全国党政军中高级干部,对之进行严格训练。训练团机构设置如下:蒋兼任团长,陈诚兼教育长,王东原(与陈诚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第三期之后,陈诚改兼副团长,教育长由王东原接替)、宋
-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礼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民间传统成为流行品牌 ――记“管坝牛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礼庚 在人们的印象中,全椒县出了很多“好吃的”。这其中,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管坝牛肉,总会引得人们口水直流,而这都要归功于一位“牛肉大王”——全椒县礼庚管坝牛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礼庚。 管坝牛肉是全椒县一道传统清真菜肴
-
全文:坝牛肉”商标,成立了全椒县礼庚管坝牛肉有限公司,公司位于苏皖接壤的滁州市全椒县襄河镇花园工业区,主厂区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是一个绿色环保、花园式的食品加工企业。王礼庚在继承祖传秘方和传统工艺